我用三个方法实现了与孩子分房睡

想着悠悠马上快四岁了,跟我们一起睡太影响我和老公的睡眠了,我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她这个坏习惯纠正过来。

悠悠最近一直唠叨着想要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我就想,何不借这个机会说服她自己睡觉?

我用三个方法实现了与孩子分房睡

我和悠悠谈心:“宝贝,你马上就要四岁了,四岁是大姐姐了哦,应该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了。你幼儿园的好朋友都是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啊,他们从一岁开始就自己睡了。”

悠悠:“可是我怕……有鳄鱼要来吃我。”

我:“家里没有怪兽,我们把窗门都关好了,怪兽鳄鱼根本进不来呀!我们家很安全的,爸爸妈妈一定会保护好你的。”

接着我使出了杀手锏:“现在离你的生日还有两个月,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每天都在自己房间睡觉,等你过生日时,妈妈就送你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是给大孩子骑的,大孩子要在自己房间睡觉哦!我们今晚试一试?”

在我的鼓励下,悠悠半推半就地答应在自己的床上睡觉了,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妈妈,你在我旁边陪一下,等我睡着了你再走。”我说:“好。”

悠悠妈说:事实上,自行车奖励只是一个导火索,对奖励的憧憬帮助悠悠排除了心理障碍,跨出了做出改变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第一个晚上,如我所料,悠悠哭了,而且还从床上滚下来了。我跑去安抚,她哭着说:“我哭了你们都不理我,你们都不在,一个人都没有!”

我又开始调动孩子的同理心:“现在是晚上,爸爸妈妈都在睡觉啊,我们都睡着了所以没听见你哭嘛。我们都在家,你放心地接着睡吧。妈妈也很累了,我也要去睡了。”

我边说边抚摸着悠悠的头发,她很快平静下来闭上了眼睛。其实我知道她哭,只是想确认妈妈在哪里,当她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会出现。确认后,她就可以安心而满足地继续睡觉了,那一晚她再没有醒来过。

第二天早上送她去幼儿园,我逢人就夸悠悠做到了独立睡觉。我也特地和老师讲了这件事虽然在德国人眼里四岁才分房睡算不上成就,但我心里清楚,这对悠悠来说是很大的进步,我必须用我的行动去肯定她。

因此,我很激动而自豪地向老师描述了悠悠的表现。老师见我这么激动,自然也很配合地表扬了悠悠。我瞥见悠悠脸上流露出来一丝得意的表情——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希望让悠悠感到妈妈和周围的大人都为她做到了独立睡觉而骄傲,让她更有动力保持下去。

悠悠妈说:在执行过程中不要过多强调物质奖励,而应将关注点放在孩子变好本身。让孩子明白好行为带给他的好处,口头表扬与物质奖励并进。

尝到了甜头,接下来几天对于睡自己的房间,悠悠不像原来那么抵触了。有几个晚上她都是一觉到天亮,也有的时候半夜会哭着找妈妈。我过去拍拍她,告诉她“妈妈在这里,不怕”,她马上就又睡着了。

还有一天夜里,她自己跑到我们房间来,说她做梦梦到鳄鱼要吃她,她害怕,想和我们一起睡。我想想孩子做了噩梦后情绪一时半会儿难以恢复,大半夜的我已经睡得迷迷糊糊,也不想讲什么道理了,干脆搂着孩子一起睡了。

第二天我和她聊了聊她的噩梦,告诉她那只是梦,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再次跟她确认鳄鱼是进不了我们家门的,我们家很安全。

悠悠妈说:偶尔破例、灵活变通。孩子的心情总有此起彼伏,偶尔破例可以让孩子感到妈妈的爱,而妈妈的爱就是孩子希望变得更好的最佳激励。坚持原则很重要,但懂得灵活变通也能让孩子切实感到规则不是冷冰冰的控制,而是有边界的爱。

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的悠悠不用我再提醒,每天自愿去自己的房间睡,并且入睡越来越容易,半夜也很少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