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一、缩水版“药明康德”上市

2018年,资本市场哪个词最火?“独角兽!”

5月8日,医药巨头药明康德正式登陆A股,成为第一家完成上市的“独角兽”公司。

“起的不早,但赶的集也不晚”,作为比富士康还要晚过会的“独角兽”,药明康德抢先一步,登陆A股。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药明康德上市仪式)

但捷足先登的背后,是募集资金的大幅缩水。

4月15日晚间,药明康德在上海证交所发布的招股意向书显示,IPO发行数量不超过1.04亿股,预计募集资金使用额为21.3亿元,这一数据较公司今年2月2日招股书预披露的57.4亿元减少了63%。

而发行价格,则定为21.6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22.99倍。

募资金额缩水明显,发行市盈率也不高,按理说投资者应该追捧才是,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打新方面,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32.28万股,网下投资者弃购数量为5634股,累计弃购数量32.84万股,弃购金额超过700万元。

很难想象,一个募资金额根本不算多,发行价格也算合理的超级明星股上市,会有700万的资金弃够,这并非药明康德不好,而是大环境使然。

今年2月以来,A股急速下跌,上证指数短短几天之内从将近3600点的高点跌到3100点下方,股市的骤然变冷使得市场人气低迷,纵然药明康德是一只身披生物医药高科技光环的“独角兽”,但也要顺应大环境,降低募资金额、合理制定发行价格。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惨烈的A股)

二、近乎腰斩的阅文集团

因为药明康德与“独角兽”一词联系紧密,这让锐眼哥不禁想到了阅文集团和众安在线这两家曾经在港股风光无限的新经济“独角兽”。

阅文集团在上市时有多风光?

认购期间,阅文集团冻结了港股市场高达3000亿资金,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约625倍,成为港股近两年超额认购倍数最高的新股。

2017年11月8日,阅文集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大涨约63%,当天股价冲到110港元,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

当时的媒体,对阅文集团可谓一片唱多之声,什么背靠腾讯大树、全民阅读时代到来、万亿级泛娱乐产业正在崛起、15年创业成就泛娱乐独角兽等等等等。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2016年,阅文集团才开始扭亏为盈,收入为25.57亿元,相比于2015年增长59.1%;净利润达到了3036万元。

到了2017年,阅文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仅上半年就实现利润2.13亿元。

盈利之后,阅文终于实现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财务要求:过去三个财政年度至少5,000万港元盈利(最近一年盈利至少2,000万,以及前两年累计盈利至少3,000万港元)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也就是说,刚刚达到了上市的财务标准,阅文就迫不及待的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资料,正式启动赴港IPO。

在分析阅文集团后市股价走势时,锐眼哥又写了这样几段话表达了对其股价的疑虑:

阅文之前在IPO的聆讯后资料集中称(“聆讯后资料集”简单解释,就是港股IPO的申请人在申请上市时,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的上市文件接近定稿的版本),公司实现盈利的能力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很多因素并非公司所能控制。

阅文举例称“公司无法保证网络付费阅读在中国将变得更广为接受或用户会增加在网络文学作品上的消费。内容相关成本过往一直占收入成本的大部分。由于流行文学作品竞争加剧,预期公司的内容成本绝对会增加。”

阅文上面这两段话,其实潜台词就是:由于网络阅读付费前途未卜,而且公司的成本还会一直增加,至于以后能不能盈利,自己也不知道啊!

阅文对自己的盈利这么没信心,那么现在100多港元的股价,在未来还能撑得住吗?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从2017年11月9号到2018年5月8号,阅文集团上市整整半年,其股价表现如何呢?

从上市之初的110港元开始,阅文集团走势可谓“节节败退”,5月3日更是跌到了59.45港元的最低价。

这一价格,较110港元的最高价,已经跌去了45.95%,可以说近乎腰斩!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阅文集团上市至今股价走势图)

三、巨亏近10亿的众安在线

另外一家港股公司众安在线,上市时候同样风光无限。

由于前三大股东分别是蚂蚁金服、腾讯和平安保险,因此众安在线还没上市,就已经名声在外。

有着马云、马化腾和马明哲这位“富豪爸爸”光环的加持,再加上“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名头,众安在线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

认购期间,众安在线录得392倍的认购倍数,冻结市场资金2000亿;2017年9月28日,上市第一天,众安在线开盘价达到69港元,较59.7港元的发行价大幅上涨15.6%,市值也突破1000亿港元大关。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众安在线上市至今股价走势图)

在经历了上市之初的大涨之后,众安在线便陷入了漫漫熊途之中,5月7日更是创下最低价50港元。

这一价格与上市第六天97.8港元的最高价相比,下跌48.87%,也是几乎腰斩的水平!

早在众安在线下跌之初,锐眼哥在2017年10月27日的文章《头顶马云、马化腾光环,股价却连续暴跌,这家市值千亿的公司就此泡沫破裂了?》中就提到过,众安在线面临着业务及管理费过高、“靠山爸爸”移情别恋、监管变化等多个风险点。

文章最后一段更是提醒读者,当“三马”的光环逐步褪去之后,当被监管层盯上之后,众安还会像之前那么有想象空间、有故事性、适合炒作吗?这恐怕是每个投资者最需要弄明白的问题。

不久前的4月23日,众安在线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公司2017年保费总收入为59.54亿元,同比增长74.7%,但净亏损额高达9.97亿元。

2015年,众安在线盈利4425.7万人民币;2016年,众安在线盈利937.2万人民币;2017年,众安在线亏损9.97亿。

盛名之下的众安在线,真实业绩却是连年下跌。

四、房价最受益?

阅文集团和众安在线上市半年左右近乎腰斩,而新晋“独角兽”平安好医生也很不走运。

5月4日,身为中国互联网医疗上市第一股的平安好医生在港股上市。5月7日,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平安好医生便跌破发行价。

风光不再的“独角兽”,风光依旧的房价

(5月7日,平安好医生盘中一度大跌10%)

如此快的破发速度,实在是过于尴尬。

港股的“独角兽”不断遇冷,后续上市的会如何呢?

除了铁定要在港股上市的小米之外,市场预计今年有可能赴港上市的热门还有以下一大串:蚂蚁金服、QQ音乐、中国长城资产、51 信用卡、借贷宝、美团点评、快手、映客、同程艺龙、猫眼微影、猎聘网、嘉楠耘智等等。

因为都是符合市场偏好的新经济企业,因此在上市之初,无论是媒体还是机构,对这些所谓的“独角兽”大都不乏溢美之词,有的媒体和机构更是夸大其词,疯狂造势。

由此造成的热烈市场气氛,也使得一些新经济“独角兽”在上市之初就备受追捧,而此时往往也成为其股价的历史最高点。

投资者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当中,要少一份盲目,多一份清醒,切莫盲目追捧所谓的“独角兽”,当了“接盘侠”。

其实,“独角兽”上市最利好的往往不是二级市场投资者,

而是房价。

“独角兽”的创始人和持有股份的员工,在公司上市化身亿万富豪之后,往往会套现买房,从而托起一线城市的房价。

最近的数据显示,作为“独角兽”集中地的深圳,3月份一手住宅每平方米下降了6元,4月份再跌16元/平方米。

这种“逗你玩”式的房价跌幅,与“独角兽们”半年近乎“腰斩”的股价相比,实在是毛毛雨啦。

“独角兽”不再风光,但房价依旧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