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晏子春秋》里,其中晏子和孔子是不是不和?

推着甲板车的男人

题主有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了,可能我说的话比较重,他们两个不和完全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动乱,孔子以“危邦不入,危城不居”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避难。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对此非常有感触的,鲁国的动乱就源于此处。


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按照封建制度受到封赏,三家逐渐坐大,把持朝政,所以被称为“三桓”。但事实上“三桓”虽然控制朝政,但是三桓自己的势力却被自己的家臣控制,就形成一个这样的局面,三桓架空鲁公,三桓的家臣架空三桓。

鲁国就这样一直处于动乱,上层人争权夺利苦的还是下层人。孔子曾在三桓的支持下削弱三桓的势力,不过后来三桓反水,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到齐国避难,说出这一番话,想必齐景公也是感触很深的。崔杼弑杀齐庄公,立齐景公。齐景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王位的,而且齐国朝政也被陈,高等几个氏族把持。所以两人相谈甚欢。

不过晏子认为儒家:“滑稽而不可规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尚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总之就是说儒家夸夸其谈,太注重形式,不能重用他们。


所以齐景公再后来虽然也很敬重孔子,但已经不向他请教关于礼方面的问题了。实际上晏子的主张和孔子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晏子很并不刻板,很会随机应变。

崔杼弑君后,晏子不惧危险,对齐庄公嚎啕大哭。崔杼问晏子你要为他殉节吗?晏子不卑不亢的说道:“国君因为社稷而死,臣为君殉国。国君因为社稷而流亡,臣要随着国君流亡。但是国君因为私欲而死,我为什么要为他殉节呢?”齐庄公是因为与崔杼的妻子私通,被崔杼刺杀的。所以晏子认为不值得为他殉葬。

还有一次晏子出使鲁国,孔子对弟子说晏子非常精通礼仪,让弟子们去观摩学习礼仪。子贡回来后对孔子说:“谁说晏子精通礼仪,他根本就不懂礼仪。”子贡说道:“古礼有云:‘登节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但是晏子做的全部相反。”


晏子在事情办完后专门拜访了一下孔子,孔子问起这件事,说道:“古礼规定,登阶而上不可越级而上,朝堂之上不可急趋而行,授圭之时,不须下跪。而夫子你做的恰好相反,这是符合礼仪的吗?”

晏子说道:“我听说君臣之间有固定的位置,君行一步,臣行两步,是因为鲁公走的太快(吐嘈一句可能是因为晏子太矮了哈),所以才越级而上。鲁公授玉姿势过低,君俯身臣怎么能不下跪呢?”

晏子走后,孔子召集弟子说道:“礼,贵在因时因地制宜,恐怕只有晏子才能做到啊!”可见两人在私人的交情上并非水火不容,只是在各自主张上有不同而已。

相比于遵守规则,孔子更加严格一点。以前鲁国有项规定,有鲁国人看到同乡被人卖做奴隶的,可以出钱买回,然后可以向鲁国国库报销这笔费用。但是子贡买回来,却不去国库要钱。孔子听说后非常生气,对子贡说:“你就是造孽啊。如果鲁国人都向你学习,如果领不到钱了,那要有多少鲁国人流落他乡啊!”


关于这种事情,孔子也曾批评过晏子的做法。齐国有一条河,晏子在冬天的时候看到有百姓还要赤脚过河。于是就用自己的车把百姓载了过去,百姓们对晏子感激涕零。到了第二年,还是这种情况。如此年复一年,晏子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但是孔子却说这是晏子的过失。

孔子说道:“晏子作为齐国的宰相,第一年的时候值得称赞。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时候,他应该帮百姓修一座桥。而不该继续让百姓涉水过河。

虽然两人主张不同,但是孔子对晏子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在晏子死后,孔子说道:“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所以他们两人只是政见不同而已,并非交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