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众所周知,很多人都十分喜欢品读历史,因为著名的英国作家培根曾经说过:“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畅游在历史的天空之中,从历史之中感悟古人的智慧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切忌陷入一种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

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曹操剧照

相信罗贯中老师的《三国演义》很多人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只是我们在品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特别容易被罗贯中老师故意渲染的“拥刘反曹”的思想所误导。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秉持着自己的观点,以一种客观的历史心态来研读里面的人和事。

我们或许会因为此人一心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对诸葛亮特别崇拜,并赞扬诸葛亮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忠臣的完美典范。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纵使有神鬼莫测之能的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在生前可以说是小心谨慎、事必躬亲。

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诸葛亮和刘禅剧照

可是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却犯下了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犯下的这两个错误,才导致了自诸葛亮死后,蜀汉出现了国无良将可用的局面,最终被曹魏灭亡。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临终之前错杀的哪一个好人是谁?漏杀的哪个人又是谁?诸葛亮一生英明为何在临死之前会犯下如此重大的错误?

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诸葛亮剧照

读到这里的时候,或许有人说诸葛亮一生中犯下的错误太多了,像当初的误留关羽镇荆州,错用马谡守街亭等等。虽然那也算是诸葛亮的错误,可是毕竟不是最致命的,因为虽然关羽和马谡都死掉了,蜀汉毕竟还有他这么一位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才存在,依旧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而诸葛亮在临死前犯下的错误则是致命的,甚至是不可饶恕的。

诸葛亮错杀的那个好人就是魏延,实在想不通在魏延没有任何谋反动机和行为的情况下,诸葛亮居然在临死前留下毒计导致魏延死于非命。而纵观魏延的一生也都是在对蜀汉尽职尽忠。例如他曾经接受刘备诏命镇守汉中长达40年,如果魏延想要造反的话,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不造反,而是要等到自己无兵无权的处处受制的情况下造反,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魏延剧照

所以说诸葛亮所谓的“吾死之后魏延必反”纯粹是一派胡言,是对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进行的挟私报复赤裸裸的诬陷,因此说诸葛亮错杀了一个好人。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在临终之前漏杀了一个坏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与魏延水火不容的杨仪。杨仪在诸葛亮之后便于魏延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最终杨仪设计让马岱将魏延斩杀,斩杀魏延之后的杨仪对魏延头颅进行言辞侮辱,将魏延骂作庸奴从而尽显小人姿态。

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错杀了一个好人,漏杀了一个坏人

杨仪剧照

杨仪自己以为诸葛亮在临终前让自己掌管军队,再加上自己又斩杀了魏延,理应受到后主刘禅的重用而官居丞相之职。可是,刘禅偏偏只让杨仪做了一个有名无权的“中军师”,杨仪对此十分怨恨不满,甚至还多次在费祎面前发牢骚说“如果当初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举兵投曹,估计我的待遇肯定要比今天好”。

可见,杨仪此人心胸极度狭隘难成大事,在被刘禅削职流放到汉嘉郡的时候,依旧不思反省反而上书诽谤,只可惜当初诸葛亮没有漏杀了这个杨仪。如果诸葛亮在临终之前没有犯下这个两个致命的错误,以魏延的才能或许能够改变三国历史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