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大改!这些人将会有大麻烦……

昨天,看到一个段子:“躲得过德国阿根廷爆冷,也躲不过中国A股”,就在A股上演集体“塌方”时,前方传来大利好:个税起征点提到5000!

个税迎来第七次大调整,给你的红包有多大?作为其两大亮点:首增专项扣除+首增反避税条例,背后又有何深意?

个税起征点提高!红包有多大?

昨日上午,一直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这是自2011年以来第七次大修,税法大改消息一出,刷屏热度盖过了世界杯。

一个词语的热点,便是时代的体温。今年以来,个税这个词就一直保持热度。

在3月份的两会上,国家明确要提高个税起征点,此后话题掀起热议,董小姐建议调整到1万元,工商联提案为7千,总的来说5、6千的呼声最大,而草案拟定的个税起征点为5千元,和火箭妞此前判断一致,毫无悬念。

近期,个税又被崔永元曝料娱乐圈逃税漏税带火,原本以为只是大佬们之前的“互怼”,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由国家税务局介入的查税风暴。

本杰明曾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收是逃不掉的。”凶猛的个税已成了继房贷、社保后, 压倒工薪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直以来,个税沦落为工资税已经成为共识,工资阶层成了个税缴纳的主力。工薪族一算,辛辛苦苦增加的那点工资,全部都用来扣税了,而有很多灰色收入的富人们,却有不少逃税的法子。

比如像娱乐圈可以通过阴阳合同来避税,上市公司高管以“一元年薪”,个人生活消费通过报销来避税。

因为现实是,相对于房租、财产转让等资本性收入所得等信息,工资收入等信息更容易被税务部门所掌握。

个税的设定,目的是调节贫富差距,初衷与结果大相径庭。

网易曾进行过数据统计,这几千万交个税的人里,个税的主要贡献者不是富人,而是收入较高的工薪群体。

数据显示,月均收入在8000-38500元的人占工薪人群的比例仅为8.4%,但却贡献了58%的工薪个税。

那更高收入的人呢?他们的工薪所得被个税调节了吗?答案是没有。月均收入超过38500元的人,对工薪个税收入的贡献不到17%。

个税大改!这些人将会有大麻烦……

月薪5千,每月能少交个税14元;

月薪8千,每月少交个税140元;

月薪一万,每月少交个税150元;

月薪两万,每月少交个税375元。

这么看来,月薪在8000-38500区间的工薪族,今晚可以加个鸡腿了。

居民降杠杆来了?首增专项扣除!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后,公众的焦点都放在了起征点上,其实说真的,由3500提高到5000,力度并不算大。

但是如果算上后面还有四项专项附加扣除,那么这次的个税修正的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这首增的四项专项附加扣除是:

1,子女教育支出;

2,继续教育支出;

3,大病医疗支出;

4,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

从操作性上来说,这些支出主要是家庭支出,如果按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这个不光有利于刺激消费,还有助于刺激生育。

特别是房租、房贷利息可以抵扣个税,这对于广大工薪阶层来说是个天大的利好。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这四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细则,估计离真正落地,还有一段时间。

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出税改?

一、从最近的金融数据来看,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拿拉动GDP的三驾马车的出口、投资和消费来说,出口正处于水深火热中,而我朝又处于“金融去杠杆,改善投资结构”的关键时期,那么刺激消费就成了当务之急

反映出来的信息是:消费增速放缓,高房贷带来了消费降级,房贷之下,无可炊之米。

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上调,可以令工薪阶层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相当于给“居民降杠杆”,从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GDP加点劲。而提出房贷利息、房租可以抵扣个税,意义更为深远。

二、这两年稳定经济赤字上升。就2017年来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7.4%,支出却增长了7.7%。当年个人所得税11966亿元,同比增18.6%,但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增长9%。

在贫富差距大、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个税就像头奶牛,挤挤总会有奶的。

首增反避税条款,这些行为要凉了

除了个税起征点提高,首次增加四项专项附加扣除外,这次税改还有一个颇为亮眼之处,就是首次增加了反避税条款:

为堵塞税收漏洞,个税法修正案增加了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什么叫“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

简单理解,就是A要变卖财产,正常市场价为一万元,但由于A和B存在利益关联,A仅以一百元的价格就把财产卖给了B,从而实现了避税。

而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就很好理解了。

为什么BATJ都跑到开曼群岛注册?

个税大改!这些人将会有大麻烦……

因为开曼群岛是享誉全球的“避税天堂”。它有一项全球其他地方都罕见的规定,即没有直接的税收,所以吸引了全球企业蜂拥而至。但这个地方同时也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列为协助非法避税的黑名单地区。

那什么又叫“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比如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70%股权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实际上为一家资不抵债的空壳公司,冯小刚持股99%。

而通过这种收购空壳公司股份的操作,冯小刚不但可以避开巨额个税,随着华谊兄弟股价的迅速拉升,作为其股东的冯小刚身价也水涨船高。

但是,堵税收漏洞势在必行,以上这些不正当的避税行为,很快该凉了,这下冯小刚们该慌了。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选择重拳出击?

尽管今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仍高于GDP增速。

今年前四个月全国财政赤字就达到2万多亿,而2017年全年财政赤字3万亿左右,赤字率很明显在上升。

就全国省市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仅浙江和上海一省一市实现了盈余,多地频现欠薪事件,映射了地方财政之殇。

如今国地税合并,宣告分税制时代结束,那么对于新税务机构来说,开源节流将会是长期的任务,正如被曝拖欠公务员薪资的湖南耒阳市财政局所言:“日后会加大税收征管,确保收入上来。

长年依赖补贴“野蛮增长”的光伏巨婴被国家逼着“戒奶”,娱乐圈阴阳合同事件惊动税务局,这些都不是偶然信号。

实际上,这些年来我国个税占财政收入都比例一直很低,去年仅有6.9%,而工薪阶层对个税对贡献率占到了65%,大量的富人利用种种手段游离在税收的有效监管之外。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 严查企业偷漏税很显然会得不偿失,但对于那些腰缠万贯,却想法设法逃税避税的富人们来说,“反避税”的屠刀正在步步逼近了。

个税大改!这些人将会有大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