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懿政變的時候,長安夏侯玄的十萬兵沒有一點動靜?

CC146769120

夏侯玄,是徵南大將軍夏侯尚的兒子,而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的妻子是德陽鄉主,是曹真的妹妹,也就是曹爽的姑姑,也就是說夏侯玄與曹爽是表兄弟。

而夏侯玄與司馬家也有親戚關係,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娶夏侯玄的姐姐夏侯徽為妻,也就是說夏侯玄是司馬師的大舅子,也就是說夏侯玄與高平陵之變的兩邊,司馬懿和曹爽都有親戚關係。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睿駕崩,曹芳繼位,大將軍曹爽與司馬懿同為輔佐大臣,夏侯玄擔任中護軍,曹爽為了排擠司馬懿,明升暗降,封司馬懿為太傅,實際沒有什麼權力。夏侯玄之後升任徵西將軍,假節,督雍涼兩州軍事。

也就是說,夏侯玄成為西線最高的軍事長官。公元244年,夏侯玄與曹爽徵蜀失敗,大失人心。公元249年,曹爽帶著曹芳去拜祭魏明帝的高平陵,司馬懿趁機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最後曹爽聽信許允陳泰之言,向司馬懿投降,最後曹爽被誅三族。

那麼,為什麼高平陵之變和之後,擁有十萬長安兵的夏侯玄沒有任何動作呢?而是應召入朝被剝奪兵權,擔任大鴻臚,後來改任太常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高平陵之變時間很短,消息還來不及傳到長安,而傳到長安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勝利,手頭上有郭太后與曹芳,如果夏侯玄此刻起兵,那就是謀逆的行為,可以參照淮南三叛的情況。

第二,雖然夏侯玄是西線最高軍事長官,但是司馬懿長期在西線與蜀漢對峙,長安城的很多將領都是司馬懿的手下,他們不見得會跟夏侯玄一起反司馬懿。

第三,夏侯玄的性格使然,當時朝廷徵夏侯霸與夏侯玄入朝,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就勸夏侯玄一起入蜀,夏侯玄說怎麼可以為了活命而投降蜀國呢。由此可見,夏侯玄已接受了這個即成事實,而沒有反抗司馬懿的想法。

公元254年,中書令李豐與曹芳皇后的父親張緝打算殺掉大將軍司馬師,而讓夏侯玄代替司馬師,只是事情敗露被司馬師所知道,李豐,夏侯玄,張緝都被處死,而曹芳最終被廢黜。


歷史簡單說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全面掌握曹魏軍政大權。此時,“諸曹諸夏”的宗族子弟還有一人在外掌兵,就是夏侯玄,時任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州軍事,是西北地區最高軍事長官。


但是請注意:夏侯玄只是西北地區名義上的最高長官,雍涼諸州是司馬懿經營多年的根據地,軍中骨幹也都是司馬懿的親信,出於政治交換,司馬懿才不得不交出雍涼諸州的兵權,但是軍隊還是聽從司馬懿號令。夏侯玄根基不穩。


此外,在此前,夏侯玄還對蜀國用兵一次,但兵敗,在軍中威望更是驟降。


所以說,手握十萬兵馬的夏侯玄之所以沒動靜,主要是軍中根基不穩,威望不夠。他要起兵,估計還沒走出長安,就會被誅殺。


同時,這還跟夏侯玄的個人品性有關。這也是當初政治交換時,司馬懿只願意把雍涼諸州的兵權交給夏侯玄。


在三國時代,夏侯玄名氣很大,與何晏、王弼同為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清談水平很高,文采很好,他的《樂毅論》後來被王羲之手書,名揚天下。作為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他容貌俊朗,《世說新語》稱其“朗朗如日月之懷”。


說白了,此人品行高潔,崇尚清談。所以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要把夏侯玄調回中央,夏侯霸懼怕,投奔蜀漢,邀夏侯玄一同前往,夏侯玄卻拒絕了。


此外,夏侯家與司馬家還有親戚關係,這多少對方的心理有一定的緩衝吧,


只是可惜,最後夏侯玄還是被司馬師給殺了。


猛的號

謝謝悟空問答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司馬懿政變的時候,夏侯玄的十萬兵沒有動靜,是有原因的,大致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夏侯玄消息被封閉

夏侯玄雖然說帶領著十萬大兵,可是他畢竟不在城裡,這十萬兵都在長安成的外圍,城裡發生了事情,沒有皇帝的命令和大將軍曹爽的兵符是不能調動軍隊的,而司馬懿發動政變在城裡,兵符又在曹爽的身上,把曹爽一活捉,誰也不會給他去傳達命令,夏侯玄沒有命令,消息封閉,所以這十萬大兵跟擺設一樣,沒動靜就很正常了。

第二,夏侯玄跟司馬家是親戚

司馬師的老婆叫夏侯微,正是夏侯玄的親妹妹,也就是說,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跟夏侯玄是大舅哥和妹夫的關係,而且他們的關係極好,做事都是商量著來。司馬懿讓他兒子司馬師給夏侯玄說一聲,或者在政變的時候把夏侯玄叫到酒樓去喝酒,讓夏侯玄暫時收不到消息。等他政變一過,生米煮成熟飯,司馬懿又給他升官,他自己樂的高興。

第三,那十萬兵聽司馬懿

長安的十萬大兵的將領基本上都是司馬懿跟諸葛亮對戰的時候,留下來的,他們積累了大量的感情,這些將領跟著都督戰勝諸葛亮,一心只認司馬懿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而夏侯玄雖然是個個主帥但是這十萬大兵裡沒有自己人,沒有一個人聽他的。他調動不了這十萬人,只有司馬懿調動的了,夏侯玄自己只是個擺設。

第四,夏侯玄有菩薩心腸

夏侯玄性格清淡,雖然掌握十萬大兵,但是他不喜歡殺人流血。儘管司馬懿政變奪權,也沒有一個流血犧牲的人,夏侯玄深信人命只有天定,而不應該隨便殺戮,如果這十萬大兵屠戮長安,那麼多少人又要死於非命,三國時已經死了很多很多很多人了,夏侯玄不願意再多殺人流血。

再說誰做天子對夏侯玄來說,都是一樣的,一個是本家,一個是親家,讓他無法選擇,也只能選擇中立,兩不相幫。


妖火讀歷史

這場爭鬥從洛陽塵埃落定那一刻,結果就註定了。

1夏侯玄並沒有假節鉞之權,是無權主動調兵的,部下不會同意,沿途州府也不會同意。

2他畢竟不是宗室皇子,同樣的事曹彰幹了還有人會支持,他幹就是不合理法說不過去。

3皇帝仍在,駐紮在外地的大臣並不知道聖旨是皇帝寫的還是司馬懿寫的,但只要有聖旨,他們當然是聽聖旨的,難道聽夏侯玄的?夏侯玄又做不了皇帝聽他的不是送死?所以聖旨調回他,他就必須回,否則長安兵馬也會將他就地拿下抓回來。

4雍涼兵馬中層將領大多數是司馬懿的部下,沒理由聽夏侯玄的,除非夏侯玄有假節鉞之權,可以誅殺兩千石官員。

大家要仔細思考一下古代這個通信極其不發達的社會,權利推進的流程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虎符、聖旨、假節鉞、金牌令箭、尚方寶劍之類的如此重要,因為流程上規定了看到這些需要怎麼做,這就相當於現代的員工手冊,所以對於司馬懿來說,控制了京城就已經贏了,傳國玉璽在手,只要發出聖旨地方上完全沒有反抗的餘地。


魚大嘴

原因有三:

第一,中國自古邊關大軍沒有聖旨,任何人不能輕易調動,否則那就是謀反大罪,要誅九族。所以歷代內部皇權爭奪,都沒有邊軍參與的,比如雍正即位,皇十四子掌握大軍,卻也不敢帶部隊回來。反之的例子,漢末各路諸侯動不動就帶兵勤王,討伐這個討伐那個,結果是越討伐,越多。

第二,內部爭權,鬧得再兇,不過是皇子時間爭權,或者寵臣直接爭寵,爭來搶去最後還是自己人的天下,不過是換個人掌權,只要別站錯隊,最多也就是被奪了兵權。但如果邊關輕動,被外地入侵,那就是換了天下了。試想,長安十萬大軍,去少了不管用,多了哪怕五萬,蜀軍恐怕也會趁虛而入了,吳三桂就是例子,如果李自成沒有搶了人家媳婦和家產,而是善待吳三桂家人,再封個官,吳三桂不過也就是換個老闆,給李自成守邊關了。

第三,司馬家在長安經營多年,軍官士兵,從上到下都是司馬家的親信,這不是夏侯玄用一兩年時間,換幾個部將就能指揮得了的,他也指揮不動長安大軍,打外敵,他們跟你去,打司馬懿,他們不見得跟你去。


驁爺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討論一下,我覺得有三點原因。


高平陵之變是合理合法的

為什麼說高平陵之變之“合法”的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那就是高平陵之變符合是順應人心的。曹爽當政,做了很多糊塗事,除了軍事瞎指揮搞得曹魏損兵折將之外,他還專權亂政,朝中大臣多被他迫害,很多人都對他是欲除之而後快。而司馬懿政變的主要對象就是曹爽,殺掉曹爽是眾人的目標,所以是順應人心的。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是獲得了郭太后的許可的。郭太后是誰?曹丕的老婆,在曹爽當政的時候,郭太后已經是輩分極高的人了,高平陵之變得到了郭太后的認可,可以說是名正言順的。此時的高平陵之變合理合法,夏侯玄又有什麼理由來反對呢?


夏侯玄與司馬傢俬交極好

夏侯玄與司馬家的交情是非常的深厚的,特別是司馬懿的大兒子司馬師,兩人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好基友。曹爽多次迫害司馬家,基本上都是夏侯玄從中調停,讓司馬家得以保全的,他和司馬師的交情體現在方方面面。

在曹魏時期,夏侯玄和司馬師一起組成了當時著名的“浮華黨”,所謂的“浮華黨”也就是一群人來相互吹捧,以提高自己的名望。夏侯玄雖然和曹爽是親戚,但是和司馬師也是很好的朋友,手心手背都是肉,乾脆就兩不相幫,讓他們自生自滅了。


自知能力不如司馬懿

當時的司馬懿是何種地位?完全可以說是曹魏集團軍界和政界的大佬級人物,黨羽和門生遍及朝野,軍隊,夏侯玄就算有十萬軍隊又如何?自己能力這麼菜,當年和曹爽在駱谷之役的那次慘敗,讓人嘲笑至今,到現在都心有餘悸。

夏侯玄其實是非常不自信的,就算他擁有十萬大軍,其實都趕不上司馬懿的幾千死士。夏侯玄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司馬懿老謀深算,而自己是個水貨,是絕對鬥不贏司馬懿的。而司馬家和自己的交情也不錯,又不會殺自己,為什麼要去冒著險呢?


我的結語

可憐的夏侯玄,看似是識時務的俊傑,但是他卻不瞭解帝王政客的心理,凡是對他們有威脅的人,就一定會被除掉。高平陵之變五年後,他還是死在了自己以前非常信任的好基友司馬師的刀下,豈不哀哉?

各位親愛網友,你們對這件事情怎麼看呢?


老魏聊歷史

我認為夏侯玄可能無能為力,還有可能知道已經事不可為了。


首先,夏侯玄是三國時代比較出名的玄學家,說白了是清談較多之人,而且偏重文學,不擅軍事。所主導的駱谷戰役大敗,也被人嘲笑,可知清談不等於實幹。

其次,對手太強,司馬懿活了那麼久,可以說威望深重,從之前的曹操謀士,到與諸葛亮的對決,到最後獨霸朝綱,這個人絕不是簡單角色,絕不是夏侯玄能夠對付的了的。而且夏侯玄所在地區,雖有十萬兵馬,可是這地方是對抗蜀國的前沿陣地,一不能輕易提兵,二恐怕也提不動,因為軍中可能都是司馬懿的親信。



最後,夏侯玄和司馬懿是親戚,可能存了僥倖心理。


夜月下鳴蟬


歷久不忘


夏侯玄的軍事才能有限,高平陵事件前曹爽為了提高人氣當時與夏侯玄伐蜀大敗而歸。而且雍涼軍很多人都還是隻聽司馬懿的。當時夏侯霸勸夏侯玄投蜀漢夏侯玄不願意背叛大魏,夏侯霸投蜀漢都沒帶什麼人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