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狙擊A站背後,騰訊的身影若隱若現,阿里卻失望而歸

此前,市場上就有傳聞快手有望今年赴港上市,而快手的估值也已經達到了近千億人民幣,對於一家做小視頻的公司而言,快手這千億估值的確有一些高了。

不過,快手最核心的價值應該就是其龐大的用戶群,至今為止快手的註冊人數已經高達7億,而日活躍人數也達到了一億,對於一個小視頻APP而言,流量決定了其估值,用戶的基數就是最大的價值。

而快手用戶的基數已經足夠,面臨著如何讓用戶變現的問題,而反觀快手的盈利模式,卻頗為單一,而快手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的只有一個,就是直播,直播的模式大致都相同,主要靠靠打賞,而現在快手和播主的分成也都是五五分成,這也是快手目前為止最主要是收入來源。

快手狙擊A站背後,騰訊的身影若隱若現,阿里卻失望而歸

而且,根據統計,如今快手的每個月直播所產生的利潤也有2億到3億之間,而反觀陌陌,陌陌如今已經赴美上市,而陌陌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直播。

根據陌陌2017年全年直播所貢獻的營業收入高達20.8億人民幣,而陌陌的市值只有不到60億,但是陌陌的直播收入高於快手,如果快手想要赴港上市,想要估值達到百億美元,單是靠直播是無法撐起百億美元的市值的。

所以快手現在主要的目標,是如何實現多元化的商業發展模式,而不能僅僅靠直播,所以此次快手收購A站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其商業模式而做的一次戰略性的佈局。

快手狙擊A站背後,騰訊的身影若隱若現,阿里卻失望而歸

而A站的主要收入來源,包括廣告,遊戲和會員等等,只是目前的A站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流量的問題,只要把流量拉回來,有了流量就等於錢,而快手的薄弱地方便是商業化的變現渠道極為單一。

A站的問題就是流量的問題,兩者相互結合,取長補短,快手的龐大流量和A站相互依存,而A站的商業化模式快手可以借鑑,從而快手可以實現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而A站或許因為流量的湧進可以起死回生,這一次快手收購A站,實際上就是給A站和快手同時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效應,而也是為了快手今後上市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有利於提高快手的估值。

快手狙擊A站背後,騰訊的身影若隱若現,阿里卻失望而歸

而且隨著B站赴美上市,市值已經達到了30多億美元,這難免會讓投資者對A站浮想聯翩,畢竟曾經的A站,是遠超於B站的。

而且快手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偏向於“農村化”,說實話,無論是快手的頁面,還是裡面的內容,無不透露著一股“土裡土氣”的氛圍,這或許便是快手一開始的定位。

而抖音則不同,因為抖音已經知道快手的用戶群體大致是什麼方向,所以抖音所選擇的是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體,走的是高端化的運營模式,想在三四線城市和快手搶用戶,顯然不是明智之選。

快手狙擊A站背後,騰訊的身影若隱若現,阿里卻失望而歸

而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正是快手所欠缺的,也正是抖音切入的目標,畢竟快手針對的是三四線城市的群體,這一次收購具有二次元文化氛圍的A站,實際上是一次冒險的挑戰,一次不同群體之間的融合之舉,大叔和萌妹子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還是值得期待的,至於A站會不會被快手帶偏,這還真說不準。

而且此前就已經傳出,頭條也要參與收購A站,而快手的背後有著騰訊系的身影,眾所皆知,騰訊和頭條的關係可謂是勢同水火,A站之爭,在一定程度上是頭條和騰訊之爭,當阿里也參與了起來,這一場遊戲就變得更加的好玩了,不過,最後還是騰訊棋高一著,利用快手收購了A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