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最早,我第一次畫自己的肖像時,他們油畫專業的人都說我畫得像夏加爾(說是一位大師),我還挺美的,後來去看了一些畫冊裡的夏加爾的畫,發現他們之所以說我畫得像夏加爾是因為只要人像畫得比較像幼童就很容易像夏加爾。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夏加爾的畫一向以怪誕的夢幻童趣,和強烈濃郁的色彩著稱,畢加索稱他是“馬蒂斯死之後,唯一理解色彩的藝術家。”而夏加爾個人認為自己的畫主要表現了俄國猶太人的生活,與猶太文化和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繫。他甚至說:如果我不是一個猶太人的話,那麼我就決不會成為一個畫家,可能成為一個和今天的我完全不同的人。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繪畫中,在生活上應該也是如此。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夏加爾在畫貝拉

夏加爾出生在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小鎮上一個的猶太家庭,生活窘迫並不耽誤這個家庭對自己宗教的虔誠,幼年時期夏加爾就是在俄國猶太童話民間故事的薰陶中長大,練就了一整套幻想的童子功,他為自己在現實世界之外還營造另一個世界。他曾經說“·我們的內心世界就是真實的,可能還比外面的世界更加真實。”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神奇的色彩

少年時代的夏加爾內向、木訥還有點口吃。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經常被同學嘲笑,欺負。可是聰慧、美貌且來自於富裕家庭,用現代衡量標準是典型白富美貝拉卻偏偏接受了夏加爾這樣一個窮屌絲的示愛。跟誰說理去啊。“只要一打開窗,她就出現在這兒,帶來了碧空、愛情和鮮花。”貝拉滿足了夏加爾對女性的一切幻想,這種情況出現在一個少年身上並不足為奇,但可以綿延了一生就堪稱傳奇了。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夏加爾給貝拉畫的第一幅肖像《戴黑手套的未婚妻》

相對對於達利對加拉那種多少帶點“行為藝術”色彩的專情,夏加爾對妻子貝拉的專情才是更為原生態的一種性格使然。在夏加爾赴巴黎學畫的四年中,他們完全靠書信來連接彼此的情感,之後他兌現承諾回鄉與貝拉結婚。在夏加爾婚後的繪畫中,貝拉成為永恆的創作主題。貝拉受過良好的教育,對古典繪畫也有一定的瞭解,夏加爾每幅畫作都必須要獲得貝拉認可他才能安心。在人生的一些關鍵時刻,也是貝拉決定了夏加爾的方向。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幸福的一家人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生日》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空中的戀人》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散步》以上三幅都是夏加爾經典的秀恩愛之作。

失去貝拉的夏加爾,9個月之後才再次拿起了畫筆,因為只有在畫中,妻子貝拉才會得以永生。儘管之後夏加爾又結過兩次婚,但在每年的紀念日和生日,他都會給妻子貝拉畫像。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他九十五歲的時候,那時貝拉已經與他離別快40年了,夏加爾還是畫出了依舊甜蜜的《Artist over Vitebsk》。

“秀恩愛”狂人夏加爾,永恆吟唱的愛與鄉愁

貝拉去世後夏加爾為她所畫的《獻給過去》

“秀恩爱”狂人夏加尔,永恒吟唱的爱与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