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喊你再拿一份养老金,要不要?

这两天保险业内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税延养老险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省(含厦门市)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为期一年的试点。

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跟我们有几毛钱的关系呢?

税延养老险的意思就是,你买商业养老险,交保险的钱可以在你的税前扣除,等你以后领养老金的时候再交个人所得税。所以叫“税延”,延迟交税嘛。当然啦,不是所有商业养老险都可以,得是指定的符合要求的产品。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弄这么个产品,听起来也怪麻烦,这税交就交了呗,还要延迟到退休的时候再交,有啥意义么?

国家喊你再拿一份养老金,要不要?

这就要说到养老的事啦。每天铺天盖地的各种关于人口老龄化、生二胎、财务自由的焦虑,说到底都是和我们的养老有关系。

成熟的发达国家的养老体系,是三条腿走路。

第一条是国家层面的社保,这个大家都特别熟悉,我们在国内也交。

第二条是企业年金,它是公司和你个人各出一部分钱,放到一个专门的账户里进行投资,作为养老金的补充。比如美国著名的401k计划,成为了美国人养老金里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条就是自己攒啦,比如买个商业养老险之类的。

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自1984年改革以来,逐步把第一条腿建立得非常完善,现在基本上能覆盖所有的人群,但也过于依赖这一条腿。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第二条腿企业年金基本没见过,只有一些跨国公司或者较大的企业会给员工提供。第三条腿就更不用说了,“养老靠国家”的思想还深深盘踞在上一代人的脑海里。

但是面对渐渐暴露的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还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非常需要健全另外的两条腿,尤其是第三条腿,自己给自己攒钱,最适合的方式就是买商业养老险啦。

国家喊你再拿一份养老金,要不要?

如果只靠我们现在交的社保,到老了以后会怎么样呢?

有个指标叫养老金替代率,假如你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是5000元,退休后一个月的退休金只有一半2500元,那么养老金替代率就是50%。

现在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多少呢?大概4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行动,只想着靠交社保养老,到退休的时候将面临收入骤减,本来是大鱼大肉大虾大蛙的生活,立马缩水成小菜小汤小米小面,说好的幸福呢?

所以你知道为啥要大力推这个税延养老险了吧?国家的意思很明显了,给你税前抵扣,鼓励大家快买吧,养老要靠你我他呀。

你肯定想问那这个税延养老险值不值得买,延迟交税到底有啥好处?

小贝来给你掐指一算。

国家喊你再拿一份养老金,要不要?

目前试点政策是购买这类养老险,保费可以税前抵扣,每个月最多可以抵扣的金额是工资的6%或者1000元两者里面较小的那个数。比如你每个月交600元保费,但月薪只有5000元,那只能抵扣5000元的6%,300元,而不是按600元算。如果要用足最高1000元,你的工资要在16666.67元以上。

拿上海地区月薪1万元举个例子,扣除五险一金后按8250元的应纳税工资交个人所得税,算下来每个月交395元个税。如果买税延养老险,按1万的6%最多能扣除600元。原来不是按8250元应纳税工资交税么,现在就只需要按8250减600,7650元来交,算下来是310元个税。

比原来少了85元,一年能少交1020元,不得不说这个力度真的是……挺鸡肋的。

然后你买的那个养老险呢,交的保费在里面复利累积,到了你退休,可能几十年后,开始领钱,按照规定25%免税,剩下75%部分按10%交个人所得税,也就是每100块钱扣7块5的税,实际的税率就是7.5%。

所谓延迟交税的好处,你可以这么想,按照复利的思想来考虑,今天的100元比几十年后的100元值钱多了。相当于今天把税先留着,有几十年的增值空间,等到几十年后领养老金的时候我再按7.5%扣税。

所以,只要你今天的实际扣税高于7.5%,这么操作都是划算的。按目前的个税计算,高于7.5%月薪在5000元以上。

国家喊你再拿一份养老金,要不要?

税延养老险从2007年就开始研究了,喊了十多年狼来了,2018年终于落地。

不过小贝想说,上海早在2009年就提出试点申请,当时的税前抵扣上限定的就是1000元,到2018年房价都翻了N倍,结果到头来出台的政策还是1000元,然并卵啊。唉,就和2011年个税起征点3500到现在也没变过一样,多说了怕404。

这类保险由保险公司开发,目前还没有公布产品名单。至于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看具体产品。

对我们来说,最终的收益至少要跑赢通胀,才能让我们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

对保险公司来讲,试点过后如果未来大面积推广,这么大的容量,要发了。

而一年的试点结束后,也可能会将公募基金正式纳入这类保险产品的投资范围,这将会给国内的公募基金行业带来振奋人心的发展力量。

国家喊你再拿一份养老金,要不要?

还记得英明神武的力哥早就说过,他最看好的未来二十年的投资品种就是公募基金,小贝实在忍不住要打个硬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