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思南县青杠坝村“三聚三建”模式引领强村富民

思南县青杠坝村辖6个村民组228户1058人,耕地面积820亩,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村。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集体经济收入为零;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数字的背后,是青杠坝村农村基层党建一路前进的脚印。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2013年以来,青杠坝村以“民心党建”为统领,结合“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探索“三聚三建”发展模式,向改革要动能,向产业要红利,初步形成了“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田园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省五好党组织”等20多项荣誉称号。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以党建聚市场力量,建成产业革命“航线”。针对地理条件偏僻、土地资源贫瘠、水源条件差等先天不足,青杠坝村结合“三变”改革,探索推进立体化、园区化、专业化、市场化、公益化的“五化”发展模式,从传统低效农作物(如玉米)转变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承一接二连三”,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双提升。一是做实做强第一产业。采取“资源分类、资产清算、签订协议、建立台账、股权量化”,清理经营性资产16起、公益性资产20起、资源性资产5亩,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股数1058股,发放股权证272本,推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将村级土地集体流转。提出“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竹、坝上瓜”的生态立体山地农业发展路子,采用“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公司”发展模式,组建福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协会、养殖协会、用水户协会、公墓管理协会、服诚劳务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将820亩土地和荒山荒坡收储整治、集中流转,通过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产品销售,大力发展以大蒜、西瓜、辣椒为主的生态种植业,以蛋鸡、牛羊、獭兔为主的生态养殖业。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发展果蔬产业600亩,花卉苗圃产业500亩,经果林300亩,蛋鸡8万羽,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

二是做精做优第二产业。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后劲,结合集中建房,统筹规划建设年产量170吨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1个,占地14亩,以加工大蒜、辣椒、鸡羊牛肉等为主,提供就业岗位50个,年收入达500万元。通过组建市场营销小组,负责联系客商,统一定质定价,再由协会统一收购散户产品成批量销售,全村抱团闯市场。30%的初级产品通过与公司签订协议直接进入市场,70%的初级产品通过加工、包装,与周边大型超市和重庆、四川、贵阳等客商签订合同进入市场。同时,依托贵农网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推动农特产品“云”上发展,在县城和部分乡镇建立农产品直销店,扩大销售市场。三是做特做亮第三产业。由村“两委”牵头成立服诚劳务有限公司,将村内的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劳务公司,协调县住建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每月派专业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每个劳务人员掌握2项及以上工程技术,解决就业60人,年产值1100万元。率先推行村级公墓安葬改革,投入80万元建设28亩农村公益性公墓区,规划墓穴270座,每年收取管理服务费用8万元,通过集中安葬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体验、民俗文化游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修建民族休闲广场、文化广场、钓鱼休闲台、游泳池、中心花园等游乐设施,完成50户家庭旅馆建设,投资1200万元新建集休闲娱乐、农耕体验、度假养生等于一体的森林山庄公园,年收入达110万元。探索利益再分配机制,农民从村集体按照田每亩650元、地每亩450元获得第一次红利,同时,采取按人计算的方式,将收入的60%作为红利二次分配给村民,村民再将分得红利的一半入股到村集体,收入的30%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滚动发展基金,收入的10%作为贫困人口兜底资金补贴给贫困户,奋力开创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良好产业发展新格局。

精彩推荐

张三海:用“十个坚持”固化深化“活力、效率、温馨”建设

《铜仁党建直播间》第十二期:我为贫困村代言石阡本庄双山村“第一书记”李庆

黎滨江:五天很短、感受很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万山看看党代表平时都在做什么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思南:“民心党建”赋能“产业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