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一杯好茶,從開始茶農的辛苦付出,連開花都談不上,只能說是具備開花的基礎,而想要秀,只有天地人三者全一,才能可能有有結果,才能有好茶,而在有了結果,想要在秀中芳,那是可遇不可求,雖然多努力,多摸索,可以爭取更多可能,而這一切,還是那麼捉摸不定。純手工就是 不一樣,不管哪一款茶都是可以看到我們最早熟悉鐵觀音的樣子,蜻蜓頭蛤蟆腿。色澤看著樸素無華,應該可以理解為深藏不露吧!

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第一泡的茶湯,香氣感覺不到,也不能準確形容是什麼香氣,但聞香的時候,純淨無雜,有一股生津的甜感。茶湯喝著,沒有熱感,說明此茶內物質也是非常豐富。突然想起來有一位茶友說喝某一品牌的茶,和我們的冰糖香牌伯仲之間,我想可能我們這茶的茶湯,也可以這麼概括。

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這是第二泡的茶底,越泡茶底的質感越好。聞茶香的時候,這種生津感越強,而可以慢慢地感受到蘭花香,而這蘭花香非常凝聚,似乎不會散的感覺。

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茶湯還是溫度不高,喝著柔綿甘,茶湯最大的明顯是開始有含香的感覺,細膩有內涵,但又有一股山泉清澈感,如果此茶放在巖茶,應該屬於高級別的正巖茶了。這款茶有機會和巖茶一起泡,看看有什麼區別。不過只適合與低火的巖茶PK,因為我們是低溫慢烘焙,沒有太多的炭味和火味。

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第三泡和四泡,蘭花持續上漲,越來越香,而且一股內含香氣持續凝聚於茶湯之中,茶湯更加細膩飽滿了,更柔更綿,生津回甘明顯。由於茶湯不燙,基本一口一大杯,含在嘴裡,茶在嘴裡自由流暢,一口吞下去,乾淨利索。沒有苦澀,卻能感受到滿嘴是茶和香。

為了再確定此茶是否有如此優秀,把水再重新燒開,用開水衝第五泡。這是第五泡的茶湯和第六泡開水的照片。認證的結果非常好,剛燒的開水直接衝,然後約三十秒出湯,還是那麼地不燙,與第四泡的香氣 和口感保持一致。第六泡的時候,感覺到飽滿度下降,香氣的凝聚開始散開,但口感還是不怎麼明顯感覺到燙。

第七泡了,香氣更加散開,但不是有餘香,而是香氣在飄揚。茶湯開始感覺到燙,沒有加溫也感覺比前二泡要燙很多。茶湯的細膩度變粗,茶湯雖然還沒有感受到水味,但已經是淡了很多很多。

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茶底抱團緊緊的,如果再泡幾泡,茶底還會更漂亮。聞杯底和茶底,香氣 還是比較足。

這樣的鐵觀音,您還有印象嗎?

用手自由打開,茶底的勻整統一。近距離觀察一下其中單葉茶底,沒有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