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在我的心田上種下故事的地方

小時候,常聽姥爺和母親講故事。大多數都是神話和鬼故事,她們把故事叫古精,古精裡也不缺智慧,尤其古精裡的鬼怪有好壞之分,教育我們棄惡從善。也講有童話,那些童話就像聊齋,也教我們一些安全防範知識,長大了要明辨是非,小心上了“野狐雞兒”的當。母親平日裡忙農活,沒有時間給我們講故事,等到晚上忙完一天的活計,母親在油燈下縫補我們白天弄破的衣衫,我們姐妹們鬧騰著不入睡,母親就開始講“古精”,才能讓我們安靜下來。

我的姥爺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他讀的歷史故事是啟蒙我的精神食糧,在忙碌的田間地頭、在飯桌熱炕頭,姥爺把滿腹的人物故事娓娓道來,聽得我入迷。姥爺有時候會講年輕時的一些苦難經歷,講完會總結一些人生感悟,啟迪我學會做人,懂得珍惜,影響了我一生的追求。
故鄉,在我的心田上種下故事的地方

記憶裡,故鄉山大溝深,交通閉塞,但土地肥沃,勤勞的家鄉人耕耘著這山裡每一方能耕種的土地,秋收季節,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黃的油菜花、藍的胡麻花、金燦燦的麥浪、綠油油的土豆葉、深紅色的蕎麥……好像五彩的綢緞覆蓋著大地,田地裡有莊稼人的笑聲,山頭上有牧羊人的鞭哨聲……這種熱火朝天一直持續到糧食搬上打穀場,大家評說著:張家麥子收成好、李家的豆子收成多……言語間只有鼓勵和羨慕,也都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明年一定多上些肥、多除草,成為村裡的產糧大戶。
故鄉,在我的心田上種下故事的地方

如果誰家活計落後了,幹完自家活計就去幫忙。尤其誰家蓋房修院,這可是全村人的大事,家家都去幫忙,男人們挑水的、和泥的、砌牆的、抹泥的……女人們在灶間忙,端出熱氣騰騰的、可口的飯菜,大夥端起碗,或坐或蹲,邊吃邊說笑,誇讚主人的房是村裡的頭一名,各自都規劃著明年自家也要蓋新房,蓋多大,用什麼木材,需要多少木料和磚瓦,大家都建議著,聽了建議,心裡也有了尺度,只有鉚足勁兒幹,才能實現住新房、衣食富足的好日子。
故鄉,在我的心田上種下故事的地方

只有下雨天,才會有偷閒的時光,男人們有的睡覺,有的三三倆倆聚在一起,男人抽著煙聊天,我們叫諞閒傳!女人,手裡都做針線活,在互相竄門兒,說著家長裡短,女人間的秘密話。
故鄉,在我的心田上種下故事的地方

最讓村裡人值得慶賀的是誰家的孩子考上學,考上學那就公家人了,那可是光耀門楣的大事。姥爺教育子女有方,舅舅、姨姨們都考了大學,成了方圓幾十裡的名門,許多鄉鄰都嘖嘖讚歎。這種家風影響了我,影響了全村人,村裡人開始都重視孩子的學習,只要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全村人送匾慶賀,比娶媳婦生孩子還喜慶。

孩子們上山抓蚱蜢,下河摸魚,背犛牛(背犛牛是一種抓花的遊戲,就是根據人數決定選花,摘一些狼毒花,把開花的或者顏色紅的、泛白的、還有把杆杆上葉子濾掉的叫做光桿司令的,混在一起,然後背到手背上,最後贏家就是各種一起數量最多為贏),還有晚上在月亮底下捉迷藏……還要不停地幫大人幹活。我們這幫孩子們在無憂無慮、磕磕碰碰中長大了,經得住一切風吹,扛得住一切雨打。

這小時候的那場景讓我想起來,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一起幹活,一起休息,貧富均衡、心態平和。鄰居之間,夜不閉戶。

那時的人雖然忙碌,精神卻很悠閒、知足。比起現在的人,幸福感更多。因為親情很濃,人情很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