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医保中心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医疗保险生物特征采集

生物特征识别是基于人体唯一生物特征值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将生物识别特征应用于医疗保险实名制认证中,能切实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和强化参保人持卡就医意识,防范违规支付和套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问题发生。

官渡区医保中心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医疗保险生物特征采集

目前,官渡区医保中心已启动医疗保险指纹和指静脉两种生物特征识别信息采集工作,目前采集的重点主要针对医保四类人群(包括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参保人员、城镇职工“两特病”就诊证持证参保人、城乡居民门诊大病就诊持证参保人、城乡居民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四类人群将作为重点参保人群率先完成信息采集。

考虑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住地偏远、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各种实际困难,为顺利完成信息采集,6月12日、13日,官渡区人社局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较为偏远的社区,走村入户为建档立卡人员做生物特征采集。

官渡区医保中心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医疗保险生物特征采集

本次采集的第一站是大板桥街道阿底社区。阿底社区下辖四个自然村,分散在茫茫大山中,虽然社区管委会已提前通知建档立卡人员集中在社区工作人员家中等候采集,但很多人行动不便,没能及时到达指定地点。而这几日受连续降雨的影响,道路泥泞还伴随着部分塌陷,山路崎岖车辆无法通行。在为集中起来的人员做完采集后,大家背起采集设备,徒步走进那些没能赶来的建档立卡人员家中,开展上门采集。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阿底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工作。抖落掉身上的雨水和泥渍,工作人员挥手告别老乡,继续赶往下一个社区……

就这样,经过整整两天的时间,来回奔波两百多公里山路,官渡区医保中心挨家挨户上门为二百多位建档立卡人员采集了生物信息,做到“不落一户,不掉一人”。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耐心为居民讲解各项医保政策,以便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截至目前,官渡区医保中心共完成5000多人的医保生物特征信息采集,采集后的信息将统一上传到云南省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下一步,官渡区医保中心将把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作为社会保障卡身份认证的补充手段,使参保人在办理医保相关业务时,也可通过生物特征识别进行身份认证,最终实现“无卡就医”“无卡购药”,从而获得更多的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