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麝香致不孕?红花能落胎?熏艾叶可保胎?

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在各路宫斗、宅斗的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有麝香、红花、艾叶!古装片中经常出现的剧情就是,女演员被灌了一碗红花汤或者闻了装有麝香的香囊,就流产了,并且再也怀不上孩子。或者是为了保胎就熏艾叶!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甄嬛传》里安陵容为了保胎而熏艾叶!那么,麝香、红花、艾叶对于怀孕的女性、对于胎儿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麝香

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相关名有:当门子、麝香仁、麝香壳、元春香、元寸、寸香、元寸香、麝脐香、香脐子、射父、臭子、腊子、蛇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走窜,温通行散,入心、脾经,善开通窍闭。既为开窍醒神之良药,治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又为活血通经、止痛之佳品,治瘀血诸证无论新久皆可。此外,取其活血通经之功,还常用于疮肿、死胎及胞衣不下等。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

(1)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神昏。

(2)经闭,癥瘕,难产死胎。

(3)胸痹心痛,心腹暴痛,痹痛麻木,跌打损伤。

(4)疮肿,瘰病,咽喉肿痛。

麝香为雄麝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安宫牛黄丸、自保丹里面就都含有麝香;一些跌打药油、药膏里也含有麝香成分。

红花

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

别名有:红花、草红花、红兰花、红兰、丹华、黄兰、杜红花、大红花、红蓝花、南红花

主治病证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

(2)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肿痛。

(3)斑疹色暗(配清热凉血解毒药)。

红花的活血作用并没有那么强大,如果是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临床中就需要用红花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这种情况下喝红花汤不会导致不孕,反而会助孕。

相对于红花,藏红花能令子宫兴奋收缩,对于孕妇来说,确有流产风险,是孕期禁忌使用药物。但无论是红花还是藏红花,电视剧中灌一碗红花就能让人绝育,是一种夸张的描述。红花导致流产,需要达到一定大的剂量,剂量是有个体差异的,不是每个孕妇无论怀孕多久喝一碗红花都能导致流产。假设一碗红花真的导致了流产,如果不引发输卵管堵塞、月经紊乱等并发症,是不会绝育的。

而且,也不是说活血药物就绝对不能使用到孕妇身上,相反有时还可用来保胎。比如母体供血不足,可能引起胎儿发育不良、死胎,或者凝血功能异常,血液流通不畅,此时就需要用一些相对温和的活血药物(如当归、益母草)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母体对胎儿的供血。

艾叶

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等,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历代医籍记载其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制成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此外全草又可作杀虫的农药或熏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

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其实艾叶外熏的保胎效果并不明显。因为熏艾叶的原理就是通过艾火的刺激,使孕妈皮肤外温上升。透过孕妈皮肤肌层,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增强,从而促进炎症、浮肿、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吸收。

中医告诉我们说,艾叶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它可以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除此以外,艾叶也可以外治皮肤瘙痒,脱皮。如果孕妈妈是肾虚、湿热、火大的体质而导致孕期出血的,那就不太适合用艾叶了。而且艾叶本身是没有止血的作用的,只有制作成艾叶炭之后就才用来止血了。

影视剧中还有一种情况会用到艾叶,就是“疫病”。所谓“时疫”就是现在所说的急性流行病、传染病,多是细菌、病毒暴发性传播所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艾叶中所含的艾叶油,对肺炎球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对腺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因此焚烧艾叶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毒、驱疫作用。

孕妈警惕:麝香致不孕?红花落胎?熏艾叶保胎?本文告诉你真相!

那么艾叶什么时候可以用呢?

1、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2、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和收涩药。

3、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5、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