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武亦姝上青天,你还在原地“卧槽好多鸟”?

为什么一个武亦姝上青天,你还在原地“卧槽好多鸟”?

复旦附中才女武艺姝一战成名,中国古诗词仿佛重获新生,此情此景,哈皮老师不禁想吟诗一首:厉害了word小妹!

最开心的应该是国学培训机构,目测一大波望子成龙的家长已经拿着票子跑在报名路上,榜样的力量无穷呀。

然而把诗词当成才艺去学往往徒增痛苦。一个人看到天边的飞鸟能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而非“卧槽,好多鸟”,这是一种自足与幸福。而让他背足唐诗三百首夺取高考语文胜利乃至选秀摘冠,则是一种折磨。

甲之蜂蜜,乙之砒霜。学艺没问题,而且要趁早,关键在于自己喜不喜欢,勉强没幸福。

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光喜欢还不行,贵在坚持,让它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如此方可封神。哈皮老师当学生那会也蛮附庸风雅,《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三件套自费购齐每晚翻阅,随口能诵《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然并卵,当发现腹有诗书不如三步上篮好撩妹后,就坚持不下去了。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其实论诗词“造诣”,孩童的起跑线差不多。大城市里随便拎出个三岁小孩都能张口就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要领悟诗后深意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非一日之功,也需要更多的人生阅历。这个劳心劳力的过程归根到底需要强烈的兴趣支撑。大部分人视之为考试、社交敲门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及至看到16岁姑娘登顶,才会哀嚎“可惜不是我”。

人生大抵如此,我们都想走成功捷径,为此十八般武艺全搞,不停考证四处跳槽,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最后发现还是专精一艺的人站在了台上,而自己知识积累的巅峰期永远停在了高考前夜。

但是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我们明白这个“一万小时成专家”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怎样找到自己真正的禀赋以及想做的事并把它做成是一个非常难的技术活!!


  1. 《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教义)

  2. 《真实的幸福》(当代积极心理学奠基大作)

  3. 《教出乐观的孩子》(给孩子一生幸福的育儿书看这本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