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1、選擇題:基本是四要素、整體與局部的全覆蓋。讀懂了小說,仔細讀選項,結合文本,細緻分析。每個選項要做信息切分,然後喚醒涉及的知識點和要用相應的方法,詳見前面的各類題型和系統知識圖。一般錯誤設置在:內容概括(形象特點)藝術手法和思想情感上。

2.概括小說情節。

一般來說,要按照小說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分點概括,概括均用“何時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結果如何”句式完成,這是敘事文字的概括方法,可以根據要求和需要做適當取捨。——加上線索,按照“先寫……再寫……然後寫……最後……”來概括,即思路題的答案。

3.某一內容(語段、語句)的作用。

首先判斷是不是主要情節的一部分,若是,則回答:

(1)它寫了什麼,是主要情節的組成部分,使小說情節更加豐富、完整。

(2)它在整個情節中的位置,和其前後情節階段的關係。

(3)突出刻畫了人物的什麼特點。

(4)對錶達主題(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

若不是,則答:

(1)它寫了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思想。

(2)它對主要情節的發展和推進有何作用。

(3)它在刻畫人物的形象上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概括

(1)總說人物的身份地位與性質,並將人物特點列舉出來。

(2)對人物特點逐一簡要分析。

A.首先可以分析外在形象。

內在特點一般可以按照一定標準大致劃分為四個方面:

B.個性性格——如開朗、木訥。

C.人生態度(生活態度)——如豁達樂觀、勤儉。

D.待人接物——如大方、斤斤計較、善良。

E.成長事業——如有志向、刻苦、堅持不懈等等。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5.人物形象的塑造

(1)情節直接展示人物活動,揭示人物特點;

(2)直接描寫:A肖像(外貌)描寫——注意外貌與內在的關係,B動作(行為)描寫,C語言描寫,D心理描寫,E情態(表情)描寫,F細節描寫。

(3)間接塑造:A環境烘托人物心理,B其他人物的對比襯托(含反襯),C物的象徵。D其他人眼中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評論)。

●各種描寫的作用

(1)肖像、神態、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突出性格特徵。

(2)語言描寫:反映人物心理,刻畫人物性格;描摹人物語態,使形象栩栩如生;促進情節發展。

(3)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情感和思想;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特點;推動情節發展。

6.人物的作用

這個題型一般考查次要人物。這裡以次要人物“我”為例。

(1)小說的線索,所有情節圍繞這個人物得以集中,並推動情節的發展。

(2)情節與人物命運的見證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增強故事的真實感。

(3)襯托主要人物。

(4)成為社會環境的一部分,暗示社會環境。

(5)揭示小說主題。

7.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題,一般多考作用,少有考描寫。賞析則要都答到。

(1)環境的描寫

A.社會環境。通過人物或者富有時代特點的人文事物來展示,如描寫房間的佈置,人的衣著。

B.自然環境。同詩歌鑑賞中的景物描寫(描寫的角度、描寫手法、修辭,環境特點)。

(2)環境的作用

A.為人物的活動、情節的展開提供時空,暗示社會背景。

B.營造一定的氛圍,奠定感情基調。(開頭的自然環境描寫)

C.烘托人物心理。(自然環境)

D.推動情節發展或者情節的轉向。

E.揭示人物命運原因,揭示主題。(社會環境)

F.含蓄韻致地揭示主題(結尾的環境描寫)。

G非典型小說成為作者塑造的審美對象,表現生活風貌、風土人情。(非典型小說)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8.物的作用(小說中有不可或缺的物,這實際上是非典型性小說的一種。)

(1)線索,串起小說的情節。

(2)情節和人物命運的見證者。(往往在小說中有擬人化的傾向)

(3)具有象徵意義,象徵主要人物或者作者的人生觀。

(4)推動或者影響情節的發展甚至使情節發生陡轉。

(5)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9.細節描寫的作用

(1)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內心、突出人物特點。

(2)推動或暗示情節的發展。

(3)渲染氛圍、體現某一地域特色。

(4)揭示主題。

10.標題的含義與作用

(1)統率小說主要內容,概括小說主要情節、交代主要人物或者主要環境。

(2)結構上,線索作用,貫穿全文。

(3)主題上,象徵,揭示主題。

◆(4)個別篇目的標題很有文采,需注意語言美,吸引讀者。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11、開頭的作用或者妙處

【1】懸念設疑式開頭

(1)吸引讀者興趣,引發思考。

(2)引出下文情節。

(3)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主題。

(4)與後文某處呼應。

【2】寫景式開頭

(1)交代人物活動、情節展開的時空。

(2)(自然環境)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揭示主題。

(3)渲染氛圍,奠定感情基調。

(4)烘托人物心理,表現人物性格。

(5)推動情節發展,為下文寫情節的展開、人物形象的刻畫做鋪墊。

12.結尾的作用

(1)呼應開頭,使結構完整、首尾圓合。

(2)揭示前文的懸念,與前文的某些內容形成伏筆與照應,產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

(3)卒章顯志,含蓄韻致地(如寫景式結尾)揭示主題,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4)更好地刻畫人物。

特別提示:某段(某一內容)、標題等的含義就取其作用中關涉內容和主題的部分,並去掉其作用術語即可,即從內容和主題(思想情感)兩個方面來思考。

13.非典型性小說“那一個”題型分析。

“那一個”問題的命題及回答策略:

突出文本的特點——獨具特色的“那一個”的問題一般設置為——“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我們在回答這類題目的時候,首先把握到“那一個”,並結合小說的情節、人物、環境和主題等方面去思考。

14.小說的思路。(其他文本的思路題,同此)

以什麼為線索,依次展開情節。

(1)首先寫什麼內容(情節發展的階段,注意不一定是開端,比如倒敘寫法之下,可能首先寫的是結尾)。

(2)其次寫什麼內容(情節發展的某一階段)

(3)接著寫什麼內容(情節發展的某一階段)

(4)最後寫什麼內容(情節發展的某一階段)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15.小說的結構類題目

如:線索是什麼?有幾條線索?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

線索作用的分析,多從情節的安排和主題的挖掘這兩個角度切入。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小說情節、結構和主題。

(1)以什麼為線索,串起了“XXX”—“XXX”—“XXX”—“XXX”的情節。(若有雙線,則分別回答)

(2)這樣安排,情節更加集中,結構更加完整、合理。

(3)更有利於表達主題(簡要講清楚主題是什麼)。

16.探究“這樣寫”的作用。(非典型小說的“那一個”)

(1)講清楚“這樣寫”究竟是怎樣寫。

(2)“這樣寫”寫了什麼,有何特點。

(3)分析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4)分析在情節推進上的作用。

(5)分析在表達主題上的作用。

(6)體現文本的審美和風格,如舒緩的敘事風格、淡化情節等等。(非典型小說)

17.探究小說主題及其意義。(一般主觀題不容易考到,主要用於選擇題對主題的理解。)

(1)從情節上探究主題。

(2)從人物形象上探究主題。

(3)從環境上探究主題,從物的象徵上探究主題。

(4)結合現實與自己,探究小說主題的現實意義。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認識。

18.文中反覆出現的語句和事物的作用。

一是和主題相關,二是文章的線索,和結構相關,三是和文章最主要的內容相關。如果是議論句或者抒情句一般就是中心句。

答案分點:(1)全文主要內容上(如在情節上、人物形象上、環境上),(2)結構上(線索、照應等等),(3)主題(思想情感)上,(4)藝術效果上。

●作用類題目是重點。這類題目首先界定是什麼(如內容的作用就要概括內容,這樣寫就要表述清楚怎樣寫),然後再分析作用。“作用”即關係,弄清楚“這個內容或者語段、語句”與標題、開頭、結尾、前後文、主要內容(小說的主要人物、情節、環境)、主題之間的關係是王道。

特別提醒:1、題目問什麼先答什麼,先問什麼先答什麼。2、分點作答,分條陳述,先觀點後闡釋。3、闡釋結合文本具體內容。4語言簡明,杜絕囉嗦,使卷面清晰、美觀、簡約。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三:會做小說題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