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变天」,杭州变不变?

深圳楼市「变天」,杭州变不变?

F1.

昨天,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个着眼于未来18年的房地产长效发展战略文件,其突破之大、分量之重被称为「二次房改」。

深圳1988年实行土地招拍挂,开启了商品房时代,是全国「第一次房改」的启动之地。30年之后,深圳房地产游戏规则的再次重大变革,不能不让人联想它的全国性连锁反应。

F2.

这次深圳最大的冲击点,是硬性规定了今后住宅供应实行「4:2:2:2」模式,即40%供应商品住房、20%人才房、20%安居房、20%公租房。也就是说,商品住房将严重压缩,不再是主流。

杭州目前要求新增宅地中,30%要用于租赁,深圳直接把这个比例提高到了六成。

F3.

第二大新鲜点,是人才房、安居房的折价出售和封闭流转。人才房可以六折购买,安居房可以五折购买,本质上其实是与政府共享产权。以后你也可以卖给符合条件的群体或政府回购。这样的制度设计,国内是很创新的。

比如我们杭州数量规模不小的经济适用房,本质上也可以看作共有产权房。一定年限后补足差价就可以上市交易,不用封闭流转。所以,你会看到现在二手房市场里经适房成为一支生力军。

F4.

深圳房改将带来的一个变化,是房子的全面小型化。

深圳要求,40%的那部分商品房,以中小户型为主,人才房90方以下,安居房70方以下,公租房30-60方。这样一来,相当于比以前实施的「70/90」政策更进了一步,估计以后90%以上的房子都是小户型。这有点香港的味道了。

F5.

许多人对深圳「二次房改」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不是反而会刺激商品房的上涨?没错,这点深圳政府应该也不会不知道。但这是着眼长远的住房制度设计,不是短期的打击房价措施。

深圳自己预估,到2035年还会增加550万人口,这18年期间规划供应住宅房源170万套,分配到商品住房上每年只有4万来套。

知道杭州每年供应多少套商品住宅吗?最近五年平均每年10万套。咱大杭州还远谈不上缺地,但那个大大的深圳很缺地。

F6.

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是,深圳的这次房改,是否可以给限价松绑提供契机。限价政策越来越是个死结,最终需要找台阶退出。

既然商品房已经压缩到只剩40%,是不是就可以完全交还给市场,你爱咋涨咋涨。

F7.

深圳「二次房改」了,未来杭州会不会跟?大方向一定是同一条道的。但城市不同,可以因地而异。

事实上,杭州住房保障方面一直做得不错,保障房的覆盖面也蛮广的。有一点可以不向深圳学:20%人才房比例太高了。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房的界定、分配,不仅容易滋生灰色空间,也容易制造新的社会不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