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驚人背後的得與失,OPPO Find X上手評測

在發佈前一天新浪科技拿到Find X真機,N個小時各方面摩挲、測試、講解得以讓筆者對其有著相對更深入的瞭解。如果說,在上週發佈的某款新機會讓人有“WOW”一下的驚歎,那麼Find X的表現則可以讓你在“WOW”後面加一句“美翻了”。

當然美這個東西,“不光見仁見智,有時候還有殘缺”,這句話用來形容Find X頗為貼切。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容我們賣個關子,看評測。

一、怎麼就“美翻了”

關於外觀,文章最開始可能面臨一個問題:怎麼客觀冷靜且中立地表達“WOW 美翻了”這種情緒。對此,我們先羅列一些客觀事實:

1、Find X是市面上唯一一款正面找不到開孔、劉海,背面找不到鏡頭的手機。

2、正面採用COD高造價封裝,柔性屏摺疊後下巴毫米減小到3.4毫米。

3、屏佔比達到93.8%,除視覺衝擊大,3D弧面屏幕也更柔和立體。

4、機身背部同樣3D弧面,與正面共同烘托出鵝卵石質感;流光點彩的漸變色很討喜。

OPPO說他們的設計初衷不是無劉海全面屏,而是美感;Find X在手感和握感兩方面也確實達到了新高度——機身6.4寸屏的視覺衝擊和單手握持感兼顧。這其中高屏佔比、整體圓潤、無正反面傳感器,無鏡頭是關鍵一步。

顏值驚人背後的得與失,OPPO Find X上手評測

▲OPPO Find X

至於這些元器件都去哪了?OPPO稍激進,把它們全塞進可彈出中框裡。

二、集合前後鏡頭元器件的彈出設計

和vivo NEX類似,OPPO同樣選擇彈出式設計,只不過彈出的不是一顆前置鏡頭,而是中框內的多個零件與傳感器。從正到反面,分別是:前置鏡頭、微縫導聲聽筒、Face ID面部識別模組、光線感應器、後置雙攝等等。這些原件用雙規潛望式結構隱藏在中框內,被後殼和屏幕隱藏,只有在用到時才會被馬達彈出。

顏值驚人背後的得與失,OPPO Find X上手評測

▲OPPO Find X彈出式設計

而這麼一整組元器件頻繁彈出,直覺上自然有顧慮:最簡單的——彈出次數、速率、安全性。

Find X隱藏和可升降的零件更多,也就意味著調用場景更復雜;僅從體驗的這段時間看:亮屏面部解鎖、開啟前置攝像頭、後置攝像頭,整個頂部都需要完成彈出和收回。

OPPO官方數據顯示:他們對這一模塊做了30萬次升降的耐久度測試,而vivo的前置攝像頭耐久度測試是5萬。需要在這劃重點的是,次數上多了五倍並不能對比二者技術高低,只能說Find X調用這一模組的幾率明顯更大。

顏值驚人背後的得與失,OPPO Find X上手評測

▲Find X整個頂部都可以彈出

彈出速率上,OPPO提供的數據是0.7秒;我們嘗試錄入面部數據,通過Face ID解鎖,彈出和收回速度都很快。不過由於系統版本仍在迭代,升降時只有單純的馬達聲,有些乾澀。

▲OPPO Find X升降式鏡頭演示

安全部分,整個模組回彈策略比較“軟”,在跌落時手機會通過機身傳感器識別並且收回;你頂部施壓它同樣會回彈。所以筆者並不擔心受外力的情況,他們的回彈保護機制做得不錯。

這是理論上的“雙規潛望式彈出模組”,也是Find X顏值擔當的最大核心。但“激進設計”在某方面有所得,難免在其他部分有所失。

三、論得失:彈出環境複雜

壓縮空間技術挑戰大

首先挑戰的是空間佈局,彈出模組由於隔板、馬達等多出來的原件,機身內部可利用空間更小。OPPO說他們為這一技術擠出了11.2%的空間,為此選用了串聯的兩塊電池、SIM卡插槽也從雙卡平鋪變成正反雙面。

也是出於空間考量,這次Find X在鏡頭上做了讓步。

“出於成像質量考慮,後置主鏡突出,這也在情理之中”,這句話我們在其他產品評測裡說過無數次。但Find X由於鏡頭隱藏在升降模組中,反倒是厚度沒有發揮空間;所以主鏡頭參數部分選用了索尼IMX512+1600萬像素 OIS光學防抖主鏡頭+2000萬像素輔助攝像頭的方案,在如今IMX393+雙光學防抖的下半年旗艦裡面並算不上出眾。(當然實際表現還要測過再說,畢竟同為類似組合,一加6的表現就相當出色)

顏值驚人背後的得與失,OPPO Find X上手評測

▲防塵防水成為這種設計無法避免的問題

另外,更復雜的使用環境仍舊讓我們打個問號。Face ID在解鎖、購物支付的高頻應用、後置攝像頭的彈出速度,都對Find X在模組的耐久度和響應時間上有相對苛刻的要求。也由於使用環境的複雜,諸如模組卡槽裡面積灰、卡異物、夾手指(我們把手指故意放模組槽再讓它回彈,模組會卡在那,以防夾手)這類問題,需要更謹慎地觀察;雖然官方說,在設計之初就考慮過異物和容錯。

四、安卓機終於Face ID

前陣子小米8探索版先發了首款Face ID安卓機,Find X則成為了第二款,下半年或者說年底Face ID技術的普及,漸漸拉開帷幕。所以我們在這,有必要科普下Face ID目前的優勢所在。

顏值驚人背後的得與失,OPPO Find X上手評測

▲彈出式設計中包含了“Face ID”

技術原理上,3D結構光采用一顆能發射不可見光點的點陣投影儀,同時還需要一顆能記錄識別景深信息,繪製3D讀取點的鏡頭。兩顆鏡頭同時運作,繪製3D的面部影像。這樣的明顯好處有兩點:

1、紅外光即使在外部全黑的時候也能使用;

2、3D景深信息可以很輕易地識破平面的照片,提升安全度。

並且結構光的精度級別為0.1毫米,生物識別準確率更高;這一點也是目前僅有Face面部識別能進行支付級別的操作,而其餘面部識別只能用於手機解鎖。

具體到Find X,相比較目前熟知的iPhone X來說,結構光點少了一半(Find X為1.5萬,蘋果為3萬);同樣可用於支付識別。錄入面部信息測試解鎖效果的時候,Find X從鏡頭彈出到解鎖成功兩者放到一起並沒有延遲感,由於優化了解鎖動畫,如果單純說解鎖速度,還比蘋果快一些。

相對遺憾的是,由於我們手頭的測試版還不能使用Omoji(一個看名字就能猜到的面部動畫功能);也出於這一原因,拍照部分在這次體驗中也一筆帶過,大家可以期待後續的詳細評測。

評測點評

“有舍必有得”這在手機行業早有定論:有些廠商主打黑科技——各方面素質頂配,但機身厚實不靈動;有些廠商方案保守,前有劉海,顏值只能在背面發力。

OPPO這次的設計思路是“美”,所以才有了交互邏輯稍顯複雜的升降模塊。這是工程結構與工藝的極大創新,除了產品以外,也是對品牌的提升;當然,Find系列多年迴歸,本來也有信仰加成。

至於顏值有多重要?那可能要換到不同語境去思考。在賣場,無論鼓吹多少技術加成,第一眼的好看和科技感無疑是最打動人的;更何況Find X整體彈出的設計配合背面弧線,本來就有著很強的時尚感和未來感暗示;整體參數本來也是旗艦級。這種討巧的“人設”,大概是消費者不太能抵擋的。

優點:高顏值、彈出設計的科技感、旗艦配置。

缺點:模組彈出耐久度有待考量、拍照水平待測試、沒有NFC和無線充。

附錄:Find X配有6.4英寸COP封裝柔性1080P分辨率屏幕,採用驍龍845+8GB RAM+256GB ROM基本硬件組合;前置鏡頭2500萬像素,後置雙攝為1600萬像素OIS光學防抖主鏡頭+2000萬像素輔助鏡頭;機身電池容量3400毫安時,支持雙卡雙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