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个好东西

这真是个好东西

晚上,找闺蜜聊天,说起最近很火的支付宝扫码得红包的事。她说,我对这个不太感兴趣,是不是咱不会挣钱?又说她的一个朋友在一年前就用此方法挣零花钱。“一个月挣的钱够全家人的菜钱,我就不行,不会——不是不想,是学不会。”我呵呵笑了,我也不会,也没弄:“每一个精钻不劳而获的背后,都有一堆浪费的时间和给被骗埋下伏笔。”

“你这样想啊。”她得语意之外是职业病吧。

“还有一同事,人家用驾驶证挣了4000多块钱。”我一愣,“消分吗?”

“是啊,就是再考科一的事。”

考科一,对于一个善于考试的人来讲,真是太小的一件事了。然而,对于违章记录,没意识到会对自己今后的诚信造成影响吗?我这样问朋友的时候,她显然很不屑:“征信影响?在哪里呢?”

“只要联网,大数据会给你的征信打分,而车辆违章就是其中一项。”

如果你是HR,你会录用这样的员工吗?

我讲完这个事故,闺蜜说,你说的是中国500强的公司吧,现在公司哪有那么规范的。

或许,也只是一个故事。但是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你所行走的路里,都展现着你的人品,你每做一件事里,都会为你后来的行为埋下伏笔。

那个用心“钻研”红包领取规则的朋友,或者正受益无穷,而这种受益,确实付出了努力——商家愿意给,对象愿意做。正如玩游戏能挣钱一样,各有各的出路。不在这里发财,就在那里挣钱,这个也无可厚非。

而那个用只考一次试就轻松挣4000元的“孩纸”,你今后的坑将无法弥补。

信用时代的到来,正无比急切的成熟和运用。

当然,骗子依然而多。那些不劳而获挣钱的人,疯狂而执着。曾经问一个搞传销的人怎么样挣钱。

“画大饼,不停的画大饼,让看见大饼的人不停的想吃到,就会越多人参与其中。”

“能挣到钱吗?”

“能啊,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到钱,这个你懂的。”

曾经看到一份取缔的非法集资的经济犯罪名单:一般人持平,少数人挣钱,大多数人损失。

平台真是个好东西,很多东西一目了然,配资扶贫100%返还购物款。明明知道这都是骗人的不可信的,因为身边的人告诉你他挣了钱,而且是不用费劲就挣了钱,你马上心动起来——不多投,损失就当丢了。

好吧,一旦挣了钱,你会全部投入:真能挣钱啊。 一旦损失,就自我安慰:算了,当喂狗了。那个最后挣钱的总不是你。更有深入的,从一个坑里跳入另一个坑里,还安慰自己:入的早了能挣钱。至于谁会损失,那不管我的事。

骗子们用完互联网用领导人,用完领导人套十九大,从互联网+炒到物联网——疯狂且执着的告诉你一个公式:一块钱,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裂变成一万元,再裂变为上千万。

我曾经问过一个在朋友圈发这个朋友:你觉得真能挣这么多钱吗?

“理论上能。”我清楚的记得他的回答。

理论上能行的东西,会有多少个意外阻断进程?

你活在“真实”里吧,你看你周围的人,在你犹豫的时候,人家已经挣了很多钱。这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社会,总有人投机取巧能挣钱,你考虑那么多,有用吗?

能挣到钱,已经成了成功的标志,至于有无诚信,似乎并不在乎。

然而,最近看到一文《放鸽子》,意思是说,远古时代,信息传输不方便,有信就放鸽子,而有时候放出去的鸽子有去无回。而现代人就此来比喻不守承诺,不讲信用。多是在守时方面,约定好的事情没有及时赶到。

堵车了;下楼了;5分钟;拐弯了……

那堵车的是没想来吧,那下楼的是还在床上躺着了吧,那5分钟要考虑到15分钟之后,那拐弯的拐哪去了?

人生有种不拘小节叫耗尽信任。好吧,我对照了一下自己,这种小毛病体现在我身上——有一次准时赶到约定地点,朋友说:咦,今天怎么这么准时?好吧,这个毛病让大家习以为常的时候,我的准时简直就是惊喜。

这无伤大碍的失信,到也伤不到你的人品。如果你用透支的信任去挣钱,那换来的,未来你将会有用钱换不回的损失。

那么,那朋友只用一考试就挣4000元钱,到底值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