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仔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民间名人典故传说

花名与村名

(莫华才 关键 报道) 在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民间流传着一批名人的传奇故事。这些人大都生活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是当时龙头镇的能人、富人,个个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如果按解放后土改的标准,他们都是大地主、财主之类。在民间,人们只知其的花名(绰号),而真姓实名,几乎无人知道。如塘头“水蛇”、石井“鬼鲎”、甘舍“四两鸡”、邓屋“鬼帽”、高山“拦路蛇”、高岭“天吊鼠”等等。

如果把他们的花名和他所在的村名联起来读,就发觉,村名和花名,竟是这样的相生相偕,简直是相配得天衣无缝、令人叫绝。

水蛇在长池塘里,就像“如鱼得水”,焉能不发达?鲎在井里,虽然有井底之蛙之嫌,比不上大海的蛟龙,但总无风浪之险,日子肯定过得很安稳、惬意。鸡在“甘甜”的房舍或鸡舍里,生活也肯定不会差的。“天吊鼠”(一种鸟)在高岭上,正可谓岭高任鸟飞,岂能不展翅高翔,鹏程万里?而“蛇拦路” 在高山上,更可以自由自在,来去自如了……

试想,如果鸡在“石井”里,能好过吗?不被淹死才怪呢!鲎在“高岭”,水蛇在“高山”,也不会好过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而人们说,这些人能发达、能大富大贵,都是托这花名与村名相偕之福。

水蛇的传说

“水蛇”,是龙头镇塘头村人,姓邹,生于清朝咸丰年间。相传他自小聪明,读书时就很有名气,是个国学生。至于他的花名“水蛇”的来历,据说是他小时候喜欢在村前的池塘游泳,水性很好,和村中的小孩子们一齐游泳时,他可以在水中潜游很久,像水蛇一样在水中钻来游去,大家就称他为“水蛇”。长大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时十分圆滑、世故,懂得虚与委蛇。他发财后,“水蛇”的花名就流传开来,本名反而没人叫了。

据龙头镇塘头村的古稀老人讲述,“塘头水蛇”的最大特点是头脑灵活,经营有道,发财有方。他从经营油桁榨油起家,通过多年积累,置田买地,成了当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最鼎盛的时候,拥有多间大屋,两个油桁,两三千亩土地,每年光地租就3800多担谷。

可谓是树大招风。“水蛇”发达后,引起了土匪强盗的注意,深受他们的勒索之害。据说龙头镇水埠村招仙甫中了举人后,回到乡里,与土匪沆瀣一气,劫富豪,吃大户。水埠村与塘头村相距不过三四里远,“水蛇”便成了招仙甫的“窝边草”。别人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而招仙甫是“窝边草”更好吃。凡是招仙甫提出的要求,“水蛇”是不敢不办的。招仙甫经常对手下人说,好久不开斋了,今晚要吃“水蛇煲鸡”。其手下会意,水蛇即“塘头水蛇”,鸡是指甘舍“四两鸡”,要吃“水蛇煲鸡”就是向“水蛇”和“四两鸡”下手的指令。这样,水蛇和四两鸡又要“破财消灾”了。有一天傍晚,“水蛇”有一头大黄牛在村边的大树下,只见招仙甫的一个手下人过来牵牛就走,“水蛇”见到后追了上去,说:“你是什么人,敢拉我的牛”。那人说:“是四爹叫我来借牛去驶一下就还”。“四爹”是当地人对招仙甫尊称,“水蛇”一听,二话没说,赶快给来人送上十几块白银,才把牛换了回来。

据说,后来,“水蛇”是落在土匪手中死于非命的。对于“水蛇”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有一天土匪绑架了“水蛇”,将他绑在树林里,要他出1000块大银。因为数额太大,“水蛇”没有立即答应。这时,有一土匪头目走过来,用驳壳枪指着“水蛇”的头,说;“快快让家人送银来,否则一枪打死你。”土匪当时只想求财,并不想要他的命,只想用空枪来吓唬吓唬他。可能是天要绝“水蛇”,当时枪膛里刚好有一颗子弹,土匪一扣板机,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水蛇”就一命呜呼了。

二是说土匪绑架了“水蛇”后,向“水蛇”的家人发出最后通牒,限某时某刻送800块大银来赎人,否则就撕票。“水蛇”的家人因故未能按时送来赎金,土匪老羞成恼,便将“水蛇”处死。土匪用一根长绳子,打一个活结套在“水蛇”的脖子上,然后弯下两棵树的树梢,分别将绳子的两头绑在树梢上,一放手,两棵树梢一齐弹起,便将“水蛇”活绞死,尸首还被吊上半空中。土匪并不罢休,他们将水蛇的尸体用石灰腌起来,要其家人用1000块大银来赎尸。因此民间有“800大银不赎人,1000大银赎尸”的说法。

“鸡”“蛇”相争

在龙头镇,“甘舍四两鸡” 和“石井鬼鲎”,人们并不陌生,对他们的一些传奇故事至今还能津津乐道,但说他们原来是亲兄弟,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据石井《吴氏族谱》记载,石井吴氏始祖吴比德派下的九世裔孙吴博万生了七男,其中长子吴协一,字元朴,又称虚谷公、鬼鲎公;四子吴潘一,字耿和,又叫“四两鸡”。他们这七兄弟,在村中很有势力,尤其是“鬼鲎”和“四两鸡”这两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发展势头猛,掌控村中集体资源较多,拥有大量的田地及财富,是远近有名的大户人家。

相传,“四两鸡”的田地和财富要比“鬼鲎”多。但“鬼鲎”的交际广,红白两道都吃得开,特别与官府的关系密切,为人张扬;而“四两鸡”则相对低调一些。作为大哥的“鬼鲎”忌妒细佬“四两鸡”比自己有钱,心里很不舒服。为了争夺对祖产和村中的财产的控制权,结果互相争斗,结下仇恨,甚至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为了整倒四两鸡,鬼鲎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竟使出栽赃陷害的手段。

“鬼鲎”家有一个长工很穷,仔女又多,欠了“鬼鲎”很多债。有一天,“鬼鲎”逼那位长工还钱,长工无钱,就哀求鬼鲎宽限一些时间。开始“鬼鲎”不答应,求得多了,“鬼鲎”就对长工说,你欠我的钱,睇来你这一辈子都还不清了,如果你肯舍你老婆的头,我不但免了你的所有债务,还给你一大笔钱,保你和你的仔女都有好日子过。开始长工不同意,但在“鬼鲎”的威逼下,最后无奈同意了。

几日后,长工按“鬼鲎”教的方法,将自己的老婆骗到“四两鸡”家的大门外,借故争吵,然后狠心地用锄头打老婆的头,鲜血溅在“四两鸡”家的门上,谁知用力过猛,长工的老婆倒地死亡了。那长工就大喊救命,并说是“四两鸡”的家人打了死他的老婆。这时,“鬼鲎”及家丁就过来作证,将“四两鸡”告到官府,说“四两鸡”无故打死人。因为“鬼鲎”早就买通了官府,官府就派人将“四两鸡”抓去,要其偿命。最后逼“四两鸡”出了一大笔钱,官府才将他放回。

自这件事之后,“鬼鲎”和“四两鸡”两兄弟就彻底决裂了。可谓一山难容二虎,最后“四两鸡”被逼迁去甘舍村居住。这样,人们就认为“鬼鲎”是石井村人,而“四两鸡” 是甘舍人了。

“快加一升米”

据说“四两鸡”个子不高,长得白白胖胖,皮肤如白切鸡般嫩滑,人们就为其安了一个花名——“四两鸡”。他是当时龙头有名有钱人,为人精明、吝啬,遇事斤斤计较,与他打交道的人,是很难占得到他的半点便宜的。但是有一次他竟被两个为他打工的下人骗了,有“快加一升米”的笑话流传至今。

事情是这样的:“四两鸡”从石井搬到甘舍后,有一年要起新屋,请了很多人来干活。他对干活的人要求严格苛刻,什么时间开工,什么时候收工,何时开饭的,都严格规定。如有违反,就扣工钱。

一天上午,派到村外沙沟担沙的两人,趁“四两鸡”去龙头圩趁圩之机,偷偷藏到树林里睡觉。结果因为太累,一睡就睡过了正午,连开午饭的时间也过了。他们醒来,一看头顶的太阳,便知不好,便赶快装满两担沙,挑着匆匆忙忙往回赶。

回到村里,正好与趁圩回来的“四两鸡”相遇。“四两鸡”见食晏的时间已过,他们两人还在担沙,便问他们食晏未,为什么这时还担沙。那两人急中生智,忙撒了一个谎说:因为近日人手不够,沙供应不上,怕影响工期,就加班多担几担沙。“四两鸡”一听,竟信以为真,立即大声对其管家说:“这两人加班担沙,精神可嘉,快加一升米,奖励他们”。

后来“快加一升米”便成了人们讽刺“四两鸡”及一些自以为精明的吝啬人反而上当受骗的口头禅。

相传,“四两鸡”的儿孙都不成器,属于纨绔子弟一类的角色。他一个孙子娶了吴阳霞街状元林召棠的孙女为妻。在结婚洞房那天晚上,新郎官竟当着新娘的面,躺在新床上抽大烟。出身书香门第的新娘,见状心凉了半截,婚后不久便借故回娘家,从此就再也不回头了。后来“四两鸡”家道中落,欠人的债务很多,村民见其用畚箕装银,一畚箕一畚箕地往外送银还债。

邓屋鬼帽的“打生醮”之迷

“鬼帽”是龙头镇邓屋村人,名邓木生,又名邓锡龙、邓瑞麟,生于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 ),卒于1946年。身高1米8左右,生得高大魁梧。

“鬼帽”自小家境贫寒,父亲以算命为业。“鬼帽”也学做风水先生。初出道时,未有名声,信的人不多,生意惨淡。“鬼帽”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周围村庄的山头上,拣有风水格局的地方,偷偷埋下做了某些记号的石块等东西,等过两三年地面生草后,就向请他看风水的人吹嘘,说某处的风水好,不信就挖开来,保证藏有什么什么宝贝东西,以骗取他人信任。虽然这样,他的风水大师之名还是不响亮,日子还是贫困潦倒。

有一年,他准备去广州闯荡一番,寻求发财之道。结果真的让他撞上大运了。他到了阳江,碰上连日大雨,只好住在一家旅店里等待天晴。恰巧有一个来自北海的生意人,也住在旅店里。善于察言观色、善于交际的“鬼帽”便与他聊天,很快混得很熟了,称兄道弟起来。“鬼帽”发现对方的行李竟是一大担金银珠宝,价值连城。几天后,雨还未停,那商人却暴病死亡。“鬼帽”便以亲友身份,为死者办完后事,将其金银财宝担回家,据为已有。

回来后,“鬼帽”便在靠近塘丁村的地方建起一间大屋,购买了田地,成了本地一大财主。

不久,“鬼帽”突然请来一大班道公佬 (道士),为自己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生醮”。原来,“鬼帽”把那死去的商人的财物据为己有成了大财主后,那死鬼经常夜里进入“鬼帽”的梦中,要“鬼帽”还他财物,搞得“鬼帽”夜夜不能安睡。高人指点,要“鬼帽”为亡灵打醮才能消灾,“鬼帽”只好照办。对旁人不好说出这原因,只说是为自己打的醮。

那商人的遗物中,有一顶礼帽,“鬼帽”十分喜欢,便经常戴在头上。打醮结束焚烧祭品时,“鬼帽”把那顶礼帽也烧掉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烧礼帽,他说,那是鬼的帽,还回给鬼。“鬼帽”的花名就是这样传开了。

据龙头镇民间相传,后来,有钱有势的“鬼帽”与当时吴川的名人许爱周、李汉魂、张炎等人有交往,并进入政界当了官,在吴川县政府任要职十几年,后调到省城广州任新军营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