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區精準管控護衛藍天

本報訊(魏曉光韓豔萍)在大氣汙染治理中,邯山區針對易發問題地段和隱患點位,利用先進技術、設備、制度等進行有針對性地科學防控、科學治理,精準施策,讓大氣汙染“無處遁形”,實現天藍地綠水清河暢景美,讓群眾享受更多更持續的“藍天白雲”。

精準整治“散亂汙”。在去年對511家“散亂汙”企業進行集中整治基礎上,今年對“散亂汙”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對城鄉接合部、工廠大院、城郊倉庫、廢棄廠房、村莊周圍和督查多發地區等重點部位進行再排查,發現疑似問題和苗頭,一律高標準整改,對問題企業嚴格落實“兩斷三清”標準取締到位,堅決杜絕反彈和死灰復燃,確保“散亂汙”企業實現清零。

精準實施網格化。今年以來,該區利用大氣汙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平臺,以熱點網格監測監管數據為核心,整合國控、省控、市控監測等多種數據,實時監測大氣環境變化狀況。當設備異常或當前監測超標時,會自動向相關聯繫人發送報警信息,精確給出具體超標數值、時間和排放量,指導相關人員現場處置。同時,該區明確四級網絡責任人,設置專職網格監督巡查員,24小時監控,發生報警立即報告並開展處置,形成“一個平臺+四級網格+網格監督巡查員”模式,有效解決大氣汙染治理監管“最後一公里”問題。

精準巡控汙染源。該區健全科學管控機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成員單位牽總協調,一線指揮、一線督導、一線推進;區級層面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各牽頭部門和鄉鎮、街道、園區建起應急指揮平臺,各鄉鎮(街道)、園區設置環境保護所,實施“無死角、無盲區”監管。除做好降塵、控煤、治企等監管外,交警、住建、環衛等職能部門將大型運輸車輛、建築工地、所有門店、道路等也納入精細化管理範疇。啟動問責機制,利用各級平臺公佈舉報電話,引導社會各屆和廣大幹部群眾對環保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讓問題“不隔天、不過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