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区精准管控护卫蓝天

本报讯(魏晓光韩艳萍)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邯山区针对易发问题地段和隐患点位,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制度等进行有针对性地科学防控、科学治理,精准施策,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河畅景美,让群众享受更多更持续的“蓝天白云”。

精准整治“散乱污”。在去年对511家“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基础上,今年对“散乱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对城乡接合部、工厂大院、城郊仓库、废弃厂房、村庄周围和督查多发地区等重点部位进行再排查,发现疑似问题和苗头,一律高标准整改,对问题企业严格落实“两断三清”标准取缔到位,坚决杜绝反弹和死灰复燃,确保“散乱污”企业实现清零。

精准实施网格化。今年以来,该区利用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综合监测监管平台,以热点网格监测监管数据为核心,整合国控、省控、市控监测等多种数据,实时监测大气环境变化状况。当设备异常或当前监测超标时,会自动向相关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精确给出具体超标数值、时间和排放量,指导相关人员现场处置。同时,该区明确四级网络责任人,设置专职网格监督巡查员,24小时监控,发生报警立即报告并开展处置,形成“一个平台+四级网格+网格监督巡查员”模式,有效解决大气污染治理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精准巡控污染源。该区健全科学管控机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牵总协调,一线指挥、一线督导、一线推进;区级层面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各牵头部门和乡镇、街道、园区建起应急指挥平台,各乡镇(街道)、园区设置环境保护所,实施“无死角、无盲区”监管。除做好降尘、控煤、治企等监管外,交警、住建、环卫等职能部门将大型运输车辆、建筑工地、所有门店、道路等也纳入精细化管理范畴。启动问责机制,利用各级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引导社会各届和广大干部群众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问题“不隔天、不过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