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造血式”脱贫

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

——贵州石阡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农民增收

“同样是种这块地,去年种玉米赚了不到1500元;今年把地租给了公司,还是在这里种地,一个月赚的工资就有2000多元。”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65岁的老农民、贫困户邓宗芝虽然不知道怎么写自己的名字,但这笔账她算得很清楚。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邓宗芝所在的国荣乡是贵州省的极度贫困乡,目前全乡未脱贫人口还有1956人,贫困发生率12.66%。同众多中国乡村一样,这里年轻人大多外出“讨生活”,剩下的大都是“386199部队”,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没法外出务工的妇女构成了村里劳动力的主体。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种花、种树不如种玉米实在,花和树可不能吃!”邓宗芝曾跟前来动员她流转土地的村干部说。几番思想斗争后,种了五十多年玉米的邓宗芝决定彻底告别“玉米生涯”。她认识到“能吃的玉米的确没有花木这么赚钱”,于是把家里近10亩地流转给了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经营花卉苗木。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早上七点半上班,中午回去吃个饭,下午六点下班,一天八小时,工钱80元。碰上中途下雨,工作了1小时以上,公司会进行累计计算。”邓宗芝一边熟练地锄着紫薇园里的草,一边说。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自去年10月新建以来,已发放民工工资141万元,发放土地流转租金78万元。对村民而言,除土地流转费、打工工资带来的实惠外,更重要的是能跟着园区的技师学育苗技术。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国荣乡生长着很多野生金丝楠木,但村民却没法把楠木的种子培育成金丝楠的苗。”国荣乡村民李德银在浙江打工近20年,今年初回到村里,一边在园区务工,一边学习金丝楠的育苗技术。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术,成活率达到了99%以上,现在已经长出了第五片叶子,年底能长到60-80厘米高,那时候可以卖到8元/棵左右。”李德银蹲在金丝楠育苗大棚里说,“今年三月份育的苗,现在已经有5万株栽进了营养袋了,还有8万株马上要装袋。”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一个农业项目带富一方人,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雏形初现。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总经理尹介华说:“把农民培养成技术工人、把农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延伸了产业链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企业和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由湖南长浏园林集团和石阡县国荣乡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后者所得产业收益10%用于示范区域土地流转户分红,5%用于所在村集体经济积累。“选准产业是前提,流转土地是基础,技术培训是保障,龙头企业是关键,利益连接是动力,群众增收是目的。”石阡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说,园区结合了外来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能力优势和本地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将打造成集花木研发、生产销售、观光旅游及绿化工程于一体的综合经营型现代农业产业园。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苗木苗圃产业是国家级贫困县石阡县提出的扶贫开发主导产业之一。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说,产业扶贫必须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脱贫,让农户进园务工有薪金,土地入股有股金,产业见效有红利,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精彩推荐

铜仁:“三个五机制”建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

《铜仁党建直播间》第十三期:铜仁召开四个拟退出区县脱贫摘帽工作推进会

铜仁组织系统:学思践悟 厚积而行

松桃:着力构建河流治理新格局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石阡:1个月干出了1年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