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半夏時光,心閒即自在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一陰初生,夏至入頭九

今日夏至。"至"是到達極點的意思。夏至有兩個含義:

日長之至,日影最短

"日長"指的是太陽的高度,在夏至日,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所以夏至,又稱"日長至",而這一天,北半球的日影是最短的。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陽氣之至,陰氣始生

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陽氣在這一天強盛到極點,盛極必衰,陰陽轉換,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所謂"夏至一陰生"。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正是因為夏至陰氣初生而陽氣始衰,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雄性的蟬感應陰氣之生而開始鳴叫,而喜陰的半夏則開始生長。

詩人這樣描述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知了不知耕種苦,坐閒枝上唱開懷"。

古人認為"九"是極數,九日一變,因此,與"冬九九"一樣,也有"夏九九"。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有一首《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境由心生,心靜即清涼

一切皆由心生,心能認識自然現象的原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先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遠古時期,華夏先民就用土圭測日影,最終確定了夏至。

"夸父逐日"的神話,一般認為是夸父追趕太陽,最後渴死,其實古書中的記載是"夸父逐日影"。

"逐"是挨著,逐個,每天的意思,也有追逐的味道,就是說夸父,每天記錄太陽的影子,來確定夏至和冬至,制定曆法。

心生萬境,境由心造,境由心轉

關於夏至日影,有一個"杯弓蛇影"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叫杜宣的人,在夏至那一天,到上司那裡喝酒,見酒杯中好像有一條小蛇,但是不喝就是不敬,只好勉強喝下,回去就病倒了,請了很多醫生,都沒有醫好。

後來,他得知酒中的小蛇,其實是牆上懸掛的弓在酒水中的投影,立刻病就好了。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心靜即清涼,心靜自然涼

從夏至開始,進入"頭九(一九)",炎熱的"暑夏"到來,到三九、四九的時候,則是一年中最熱的"伏天"。

白居易有一首詩,"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即涼"。

境由心生,心靜即清涼,所謂"心靜自然涼"。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半夏時光,心閒即自在

每個季節有六個節氣,夏至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到了夏至,夏天正好過了一半。

這半夏時光如此珍貴,值得珍惜和紀念,因此,在過去,夏至是節氣,也是節日,稱之為"夏節""夏至節"。

"冬至祭天,夏至祭地",帝王在這一天祭祀地祇(地神),而民間則祭祖。古人講"天地父母""天人合一",無論世界怎樣日新月異的變化,改變不了四季輪迴,代替不了自然之美,人心、萬物的根基,都在天地之中。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夏至:半夏时光,心闲即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