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来袭”,嘉兴家长需要做好日常防护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商场、电影院,庆祝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可是,5岁的丁丁(化名)却没那么幸运,儿童节前夕,他突然持续发烧,嘴巴里、手心等处还起了红疹,最终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只能在家里过了一个“冷清”的儿童节。

手足口病“来袭”,嘉兴家长需要做好日常防护

5到6月会达到发病高峰

据孙亚锋介绍,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体后,通常有2到5天的潜伏期,随后出现症状,“轻症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发热1到2天后会出现皮疹,典型的会在口腔、手、足等部位的黏膜、皮肤出现红疹及小泡样损害。重症的手足口病多发生于不足3岁的婴幼儿,除了发热、皮疹以外,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到5天会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一旦发病要注意冷静处理

很多家长一听到手足口病,都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孙亚锋提醒,手足口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虽然传染性强,但并不可怕。“一般来说,轻症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到2周就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1.反复发热72小时以上或者合并咳嗽加剧、气喘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患儿可出现全身出冷汗、手脚冰凉的状况,皮肤上出现花纹。

5.严重呕吐、喷射性呕吐。此外,儿童可能有头痛、视物模糊的状况,婴儿可出现前囟张力增高等表现。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所以,每一名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均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注意区分手足口病和过敏性荨麻疹

1.发病部位:手足口病的皮疹、疱疹等多发在手心、脚心,不太会出现在手背、脚背等部位;荨麻疹大部分为散发,风团样。

2.感受:手足口病一般不会痒,会伴有发烧症状;荨麻疹痒得厉害,患者一般不发烧。

疾病高发季预防需牢记

在以往,为了预防手足口病,除了勤洗手、做好防护和隔离外并没有太多的办法。2016年,我国上市了全球首个能预防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给大家多了一种选择。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孙亚锋提醒,接种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岁之前,建议尽早接种,低年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两剂次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手足口病“来袭”,嘉兴家长需要做好日常防护

虽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多种,因此接种EV71疫苗并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家长和孩子还需要做好日常防护:

一、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手足口病的病毒是可以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的,家长应该在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以免被传染。一旦幼儿园中有手足口病患者,应尽早隔离。二孩家庭,一个宝宝生病,另一个宝宝应完全隔离。

二、家长和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和勤晒衣被。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帮助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并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