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我們大家都知道,足球在我國古代被稱為”蹴鞠“。它的原型,是幾十萬年前

我們祖先狩獵時所用的石球,到戰國時期(兩千多年前),已經有了明確的文字記載。

2004,國際足聯就確認了中國是足球最早的發源地,但如今中國國足卻連世界盃都進不去,讓人心生遺憾。

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蹴鞠,即足球在古代十分風靡,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皇帝大臣都特別喜愛這項運動,甚至一度可以稱之為國球。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帝后就立刻下旨,嚴格禁止軍中的將士們踢球。

蹴鞠本來就是從軍隊裡開始盛行的,因為它既能鍛鍊士卒們的體格,又能夠提高士兵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為士兵們提供一種娛樂活動,一舉多得,頗受青睞。

那朱元璋為何要禁止他呢?

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原來,自宋朝以後,足球已經變成了一種“繡花球”

武功極高的宋太祖趙匡胤不光是“太祖長拳”開創者,也是“花式足球”的頂尖高手。

他的球技變化多端,擅長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運球,例如用膝蓋、頭、肩膀以及背部和腹部等等,讓人眼花繚亂。

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自此以後,蹴鞠也漸漸從一種體育活動變成了藝術表演。甚至許多青樓藝妓也以此來招攬客人,稱作是“美人蹴鞠”。

到了朱元璋時期,許多將領借蹴鞠之名在軍隊裡搞色情活動,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所以朱元璋下聖旨也是逼不得已。現在有人為博眼球,說是朱元璋斷送了中國足球,這是很沒有道理的。明朝軍中雖然禁止蹴鞠,但民間卻依舊盛行。

另外,《西遊記》的蜘蛛精們就是典型的“女子足球”高手。

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蹴鞠在古代得以流行,漢高祖劉邦有著很大的功勞。

再沒造反之前,劉邦跟他老爹劉太公就是一對狂熱的“足球迷”父子

立國後,這位草根出身的無賴皇帝不堪寂寞,還保留著自己那顆年輕時候的心,特意在皇宮裡建造了一個專業的足球場,供自己飛奔馳騁。

以至於他的玄孫,雄韜偉略,逐匈奴於大漠之北的漢武帝劉徹,差點因沉迷足球而耽誤國事

他把從西域俘虜而來的“洋人”挑選送進“皇家足球隊”,每天踢球看球,無論大臣怎麼勸說都不管用。後來還是東方朔把他拉進了正軌。

咱劉徹也不是那種說放棄就放棄的人,雖然踢不了球了,漢武帝就宅在家裡玩起了“彈棋”。

“彈棋”是何物早已不得而知,但大概率是一種“類似於足球的桌上游戲”,

古代版《FIFA Online》

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古代的勞動人民和王公大臣們對蹴鞠的喜愛是難以想象的。西漢時,就曾有一位地方官員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因為太熱愛踢球,不聽醫生們的囑咐,死在了球場上。

踢個球連命都不要了,這雖是一個悲劇但也是一種精神,但足以體現蹴鞠的魅力

社會對這項運動的認可。

蹴鞠的演變史是漫長而且多樣的,從古老的狩獵形式到戰國時的軍事訓練方式,在經過發展成為一種娛樂方式甚至藝術表演,中間發生了許多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就將蹴鞠和騎馬相結合,成為一種“馬術足球”,清朝滿族人也把它發展為一種“冰上足球”。它每次都能完美的與時代相結合

在古代,皇帝因沉迷此事而耽誤朝政,如今中國人卻望“洋”興嘆

足球的希望還是在於青少年兒童。

自清朝以後的近代史,隨著國力的衰退,蹴鞠即足球也漸漸失去了它的影響力。

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依舊看不到中國隊的身影。

但要相信,隨著中國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上升,在正確的引導下,在民眾的支持下,國足終有一天會將那顆來自幾十萬年前的“球”,踢進世界盃的賽場上。只不過,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苦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