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童年往事-

上初中时,我不喜欢学习。500分满分的学业,成绩只有250分左右。

后来妈跟我说。你只要考到400分以上,就给你买一辆很酷的自行车。

我突然有了动力,很酷的自行车变成了我学习的的目标,为了达到目的,我专门复习考试的重点题目,考试时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作弊,终于在下一次的模拟考试中,突飞猛进,成绩提高到387分,仅一个月就提高了130分,成效显著。当时觉得我是应该被奖励的。

但很遗憾,我没有得到自行车,也没有其他的小奖励,我开始懊恼,后悔,为什么要这么努力,于是学习成绩也就下滑的厉害,并且一蹶不振。

初中毕业后一段时间,我还责怪我妈说

“就是因为你没有给我鼓励,让我再接再厉,才导致我学习不好。 ”

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反思-

几年前的一天,我回忆起这件事,突然明白,其实,是我自己在意错了东西。

我因为没得到很酷的自行车,所以懊恼,认为所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

其实我不该。

学习的意义在于吸收知识本身,我应该在意的是老师讲的知识我有没有学会,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如果我在意对了东西,分数和自行车,包括老师和父母的夸奖,都是自然会得到的结果。

我一开始就曲解了学习的目的,所以草率的走了捷径。

大部分人从小就被家长和社会教育,要为了目标做事,可到底该关注什么样的目标呢?

我们小时候听父母话,不一定是因为听父母的话有道理,而是怕挨揍,

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不一定是因为完成作业能巩固知识,而是怕被骂 。

我们很多行为,都是在错误的目标下进行的,经常忽略事情本身的意义,这大概是教育的缺失。

让多数人忽略了一个东西,叫做“事情本身”。

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畸形的爱情观-

恋爱亦如此,很多人为了结婚而恋爱,从恋爱的第一天就在思考,

“我们最终能不能结婚,不能结婚,就不要在一起了。 ”

这种目的,让我们根本无法拥有一段健康的感情感情关系

很难在恋爱中彼此成长,甚至难以体会到恋爱本身带来的快乐。

说到底,两个人之所以结婚,不就是因为,双方在一段岁月中,慢慢的彼此熟悉,感情升温且逐渐牢固,最终确定和你过下半辈子,应该蛮不错的,最后做出的一个选择。

很多人不懂,只在意结婚这个目标。

有些人甚至单方面的把恋爱过成婚姻的样子,这在我看来是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事往往欲速则不达。

走入婚姻之前, 大部分人都轻视了彼此了解有多重要,双方磨合有多重要,更加轻视了完成这些需要多少耐心和时间。

多少情侣和夫妻,在一起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能彼此包容和接纳,甚至根本不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而是糊糊涂涂的“过日子”。

之前写创业计划书时,看到一组数据,北京80后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50%。

为什么?

这背后的原因中有没有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我觉得很可能有。

很多人到了婚姻选择时,还没弄懂感情,只得参考过来人的经验和社会导向,

觉得“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了,没什么大的问题,就结婚吧。”

可是,时代变了,过去的经验还能复制到现在及未来吗?

曾经在封闭社会环境下能将就的感情,放到现在以及未来,还能将就吗?

这是不是恰恰反映了当代情侣对当代感情问题思考的草率呢?

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谈婚论嫁的矛盾-

谈婚论嫁的朋友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没有结婚不吵架的夫妻,只要面临结婚,一定吵架”

为什么?为什么平时不吵但是结婚就一定吵?

有人说,是因为结婚的事情太繁杂,且涉及到双方家庭,因为太重要所以吵架。

那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没事时不吵架,共事就一定会吵架,且事情越复杂越重要,就吵的越厉害呢?

这些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不是核心价值观的不合?

没事的时候,当然没理由争吵。

面对小事,由于结果对双方影响并不大,权衡利弊,不值得吵,索性妥协。

终于,到了涉及到双方家庭,繁杂且重要的大事上,其压力与责任让你不容退让,终于双方不再妥协,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与对方强行磨合。这时候才发现,彼此的价值观有多么的不合适。于是大量的争吵就成了必然。

这时我们社会舆论,偏偏要骗自己,说这是件多么正常的事。因为“没有人结婚不吵架”

用这种 “大多数人都吃了屎,你吃一下也正常” 的逻辑,来麻痹你的大脑。

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建设罗马的关键-

如果大家都的重视了走入婚姻关系前的时光,做到充分了解对方,懂得彼此磨合,尊重包容。

等你们真正共事的时候,争吵会不会减少一些?

心态从彼此抱怨会不会更容易变成同心协力?

我相信一定会。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这里面不光有时日,更有建这个动作。

所以你知道, 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是从当下着手,从点滴做起。

而不是双方开始就达成一个契约,跟对方说: ” 3年后咱们要结婚,结婚的时候不许吵架,要彼此尊重,如果你不同意,就不要在一起好了。 ”

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如果将来我的孩子问我:“爸爸,我成绩好了你会不会奖励我。”

我想我会告诉他:“读书对你更有意义的,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不是我的奖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