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以前封王都以秦王趙王魏王等命名,而清朝封王卻以恭親王、禮親王等命名?

236198783

清代封爵經歷了兩個時期,一是在關外割據的時候,二是定鼎中原之後。

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冊封諸王。封代善禮親王、濟爾哈朗鄭親王、嶽託成親王、阿濟格封武英郡王、多爾袞封睿親王、多鐸封豫親王、豪格封肅親王等。這個階段,其控制區域有限,對於那些古國名的地區距離還很遠。當時也未必有信心能夠逐鹿中原,求得偏安一隅,進而如遼金之盛,可能就很滿足了。所以這個階段的封爵名號選用了吉祥詞語,如鄭、豫,也不會是古國名。至於每個封號的用意,只有皇帝本人心裡清楚了。

滿清佔領中原之後,前期封爵制度也不規範。但能看出並未採用古國名,而是延續了入關前的吉祥詞語。至乾隆四十三年,才重新梳理了之前的歷朝封爵,明確了八大開國鐵帽子王的世襲罔替,恢復了最初的封號。

相對於前朝宗室制度,清代對皇族是完全集中養起來,不給封地,爵位自親王以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後兩個又分為是否入八分,這些都是超品的。作為臣子,旗人還有機會封到公爵,漢人一般也就止於侯爵了。這些宗室都被分別安置住在北京和盛京兩地,實際是被皇帝監視著。原本按照八旗制度,高級宗室都有自己的屬下牛錄,但康熙之後漸漸的名存實亡了,各旗的日常管理完全有皇帝委派都統負責。

下圖晚清三大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幾葦渡

看了一圈答案,發現大多是答的文不對題的,所以儘管有很多回答了,但我還是想來說兩句,題主問的其實是清朝的王爵封號名稱的問題,很多答主都沒有真正說為什麼清朝的王的名號,不再用古代的國名,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當封號。在我看來,原因是清朝建國之初,跟其它朝代不一樣,後金時代的清朝,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一個奴隸制國家,沒有分封建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奴隸制國家的財產是人口,不是土地,所以分封是有的,但建國就沒有了,這個傳統導致了清朝後來不再以古代國名或地名來給作為王爵的封號,真正的原因就是這個。

上圖是故宮所藏的醇親王金印和印文

回顧一樣歷史哈,清朝以前的親王爵位的封號,基本上都是以“郡國”地名為封號,通常來說,封王的時候的那個封號,是有等級的。最高等級的就是用春秋時代的大國的名字來封,如秦王、晉王、齊王、楚王等,次一點就是春秋時代的一些小國,如宋王、魯王等,再次一點就連春秋時代的小國都算不上的,只是後來的州名的,如湘王、桂王等等,這是模擬古代的分封建國之制,親王的名號都是以地名作為封號。而且這些地名實際上是顯示等級的。比如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樉地位就比魯王朱檀高,至於在南明時候,當了永曆皇帝的桂王朱由榔,等級就更低了,因為他只是一個州名。

儘管其實後來所謂的分封建國早已名存實亡了,其實不是清朝的時候,才不讓親王去京城以外建國的,唐宋時代的親王,也都是隻有封號而不建國,以致於唐代的親王,都已經不去封地了,如唐高宗本來封晉王,但他並沒有去今天的山西省當過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混日子,宋太宗也當過晉王,實際上他也沒有去過今天的山西省當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當開封府尹,雖然如此吧,但唐、宋時代的親王跟自己封號相同的那個地方仍然是有形式上的聯繫的,比如宋光宗被封為恭王(這個恭指的是地名恭州,跟清朝的恭親王的那個不一樣哈),每年恭州的地方官在宋光宗生日的時候要派人來給他送禮,當然,後來宋光宗當了皇帝,立即把恭州從升級為“府”,因為當了皇帝他特別高興,所以給恭州賜了個喜慶的親名字——“重慶”,這就是現在重慶市的地名的來歷。

故宮所藏的宋光宗畫像

明朝雖然恢復了親王到封地去的做法,比如朱棣是燕王,確實是在北平做他的王爺,不過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後,為了防止親王跟著他有樣學樣,基本上收回了親王在封地的權力,親王們實際上只是人住在封地,並不管事,按明朝的官說,這叫“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那麼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實並不特別,跟唐宋是差不多的,惟一的不同是,沒有像以前那樣出現地名式的王爵,如秦王、晉王之類的,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作封號如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怡親王等等,這是因為清朝建國之時,其實還在關外,當時的後金國的體制,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奴隸制國家”,後金體制看重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所以分封的時候不是“封地”,而賜予人口,所以清朝的封爵制度就來了個根本性的變革,按清人的說法,叫做“諸王不錫土,而其封號但予嘉名,不加郡國”。因為它沒有分封建國的傳統,所以再像之前的朝代那樣用古代的國名來作封號就沒有意義,至少連上面我們舉的那個宋光宗跟重慶地方的那種象徵性的意義都沒有了。


只愛潘多拉

當年周朝封諸侯,後來侯爵慢慢勢力越來越大,變成了王,最早是楚國稱王,後來七國都開始稱王,把周天子晾在了一邊。這是最早的地方王的來歷。

到了漢朝,初期封了不少王,有同姓王有異姓王,不過一般同姓是親王異姓是郡王。後來漢高祖消滅了異姓王,規定非劉姓者不能稱王。可是後來發現同姓王也不靠譜,他們發動了七國之亂,直到漢武帝發佈了推恩令才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西晉也封了不少王,於是就有了八王之亂。再之後的王朝一直在如何對待王爺們這個問題上而困擾,給王爺權力怕他們造反,不給他們權力怕有人造反皇室沒人幫忙,很是糾結。

一般來說封王也有講究。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文官的品級。王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親王一種是郡王。一般來講一個字的都是親王,如魏王楚王,韓王齊王,信王德王等等。兩個字的王是郡王(西晉除外),如淮南王渤海王,成都王琅琊王等等。郡王的地位低於親王,不過也非常尊貴了。

而在親王裡,秦,楚,齊,晉,這四個春秋時期的大國則又不同。以這四個字命名的王在親王裡地位最尊,號稱叫“一字並肩王”,在評書演義中這種王見了皇帝可以不下跪,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確實地位極高,如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前是秦王,他射死的弟弟李元吉就是齊王。

扯遠了,說說明朝。明初的時候,朱元璋為了保證全國各地的穩定,大量分封親王,把兒子們分到各地鎮守,親王們可以擁有大量武裝。可是老朱當時腦子短路,他只知道自己是爹,而且生猛無比,兒子們有十個膽子也不敢造反。可是自己死了以後就未必了。

果然朱元璋一死,建文帝想削藩,削著削著就削出事兒了,逼反了本就不老實的燕王朱棣。一場靖難之役打下來把建文帝給滅掉了,燕王當了皇帝。

朱棣繼位以後,明朝王爺們的苦日子來了。朝廷紛紛讓他們交換領地,把一個遼王生生給分到了湖北。不僅交換領地,還限制出境。沒有皇帝命令,連出城都不允許,更別提掌握軍隊了。整個一個高級囚犯。就這樣,明朝還發生過好幾起王爺造反的事情。

到了清朝,清朝實在不放心把親王分封在地方,而且還有三藩之亂的故事在前面(吳三桂是平西王),索性不分封,連念相都不給你,什麼齊楚燕韓趙魏秦,統統不封。給一個好字,禮啊瑞啊,恭啊肅啊,老老實實在北京趴著吧~


小約翰

中國人講究名正言順。皇帝要是封你為秦王,至少從名義上把陝西送給了你。如明朝的朱棣是燕王,就有地,有軍隊,是個真王。朱棣謀反成功之後,明朝的王雖還小有封地,卻成了寧王,福王,變成了有實無名的假王。清朝封王吸取了明朝的經驗,如吳三桂就封了個平西王,也是有實無名。之後又更進一步,封的王無名也無實,就是個擺設,甚至沒有皇帝許可,出不了北京城。


我心與明月

這個不同首先體現在語言習慣上,按照清朝的語言習慣,秦王、趙王、魏王應該是:秦親王、趙親王、魏親王。是的他們都是親王。如果按照之前的習慣清朝的應該稱為恭王、禮王。並且在正式場合也只稱為恭王、禮王。

所以奕訢的王府叫做“恭王府”而不是恭親王府。

造成這個習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滿族的八旗制度,親王的正式名稱是和碩親王,和碩就是旗的意思。

第二個不同則是本質上的不同,前文中提到的秦王、趙王、魏王他們都是藩王,秦、趙、魏都是他們的封國,國中具有完整的軍政體系,屬於一方政權,他們是作為封國國王存在的。

而清朝的王爵除了清初的三藩(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一律都不是藩王。

事實上這種不同的命名方式並不是清朝獨創的,從唐太宗之後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封國之事,古已有之。至周逐漸演變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當時天子為王所以並無王爵。各等爵位俱有封國,軍政自主,並且日益龐大,中央政府逐漸失去控制能力。就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其中楚國率先稱王,但當時的王並不是爵位,只是宣佈了他要造反取周天子而而代之的決心,後來各國全部稱王,爭霸天下,最後秦始皇一統天下,自此天子變成了皇帝,王也就成了最高的爵位。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

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其封地稱國(秦國、晉國等),王璽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南明時亦有外姓親王。

爵號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

舉凡王朝一統,必然會大肆分封,但這也為王朝埋下了禍根。

西漢有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晉有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

西晉中後期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的混戰。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后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前後歷時16年,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內訌。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也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於八王之亂期間,北方各外族乘機趁西晉內部空虛而起兵併入侵中原地區,最終於建興四年(316年)滅亡西晉。之後晉室遺族於南方成立東晉,而北方的中原地區則由外族割據,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東晉與十六國南北分裂局面發展至南北朝時期,直到589年隋滅陳之戰後,中國南北才由隋朝再度統一。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到了唐朝有玄武門之變,其本質是秦王叛亂,只不過結局不同,唐太宗成功了。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李世民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最終李世民設計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據傳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登上帝位的唐太宗,作為既得利益者,他深刻的認識到藩王對於王朝的威脅。所以他取消了封國制,自此藩王有名無實,也就不再侷限於封地命名了。比如德宗李適就曾經被封為雍王。

這個封號與清朝的雍正是一樣的,雍正在未登帝位之前是雍親王。


到了宋朝甚至連王爵世襲都已經取消了,藩王徹底消失了。

直到明朝由於朱元璋只信任兒子,他又重啟了這一隱患諸多的制度,大肆分封藩王。所以說朱元璋開了歷史的倒車。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意識到了藩王對自己的威脅,便著手削藩,但這觸動了各大藩王的利益,引起了反彈,並最終導致燕王朱棣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明末清初,滿族政權為了拉攏漢族軍閥,封了四個藩王(定南王孔友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後來三藩割據(孔友德早亡),到了康熙平定三藩,藩王最終消失於中國歷史。


丁見龍

明以前王爵以王為尊,基本上以秦晉齊楚等春秋戰國的諸侯國為名,然後成年之後出守外藩。王爵尊號一個字,君王尊號兩個字。清朝延續了歷代的王爵制度,但是從此王爵不再出守外藩全部恩養在京城,然後以非軍功獲得的爵位降等襲爵、避免了明朝朱家王爺遍天下的局面。清朝的王爵第一等為和碩親王,次為郡王,貝勒貝子和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等為清朝首設。


夜雨霖鈴101898416

簡單來說是所有的親王都是在八旗制度之下而冊封的!例如廉親王的全稱應該是和碩廉親王,大清皇朝旗民分制,八旗是軍政黨一體的制度,所以他不能跟以往皇朝藩王一概而論,區別很大。

旗民不通婚,而不是網上瞎說的滿漢不通婚。滿蒙漢軍八旗都屬於旗人,這都是皇帝手裡的絕對力量。大清皇朝的王,首先是皇子,而且是八旗裡的貴族,他能統治的只是皇帝或者內務府分派給他的旗人,而且大清皇朝的戰爭中使用的常備軍基本跟平民沒關係,平民沒有參軍的資格,所以平民只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出現大規模手持刀兵的情況也只是造反或者鎮壓造反。平民對藩王是沒有用的

如果只是一個字號封王如何代表八旗制度,所以前綴就出現了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字號的變更也不是什麼特殊的事兒,而且什麼秦王燕王之類的跟戰國時的國名也沒什麼關係,就是封地所屬的地點在哪裡就用哪個字,封在襄陽就叫襄陽王,就這個意思。

大清皇朝沒有了分封,起名就有問題了,不能是地點,那就找一些寓意比較好的字或者詞語進行冠名,而且封號也會是帝號,比如和碩雍親王~雍正帝!

哪有什麼其他人解釋的那麼上綱上線,說那麼多不知道在說什麼


用戶3214556909714

明以前對封王也很講究的,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高官的品級。在親王裡,秦、楚、齊、晉這四個字命名的王在親王裡地位最尊,號稱叫“一字並肩王”,地位是很高的。

到了清朝,清朝實在不放心把親王分封在地方,三藩之後,索性不封,給一個好字,禮啊瑞啊,恭啊肅啊,把他們統統留在北京,便於掌管。



明以前王有封地,皇孑.成.年以後都要到封地去,前邊的字一般是封地的簡稱或別稱,甚至直接是地名。如中山王劉靖,廣川王劉去,明朝也一樣,朱棣封地在北京,當時稱燕京,所以稱燕王,魯王的封地就在山東,桂王的封地在廣西。清朝的王爵封號為好詞,恭,禮,榮,和等吉祥字,實質是有供養,無封地.


袁夢爸

初中歷史的常識嘛,非常簡單,兩個原因:

1.為加強中央集權。

2.為大多數人能共享福廕。

漢朝開始有了王的封號制度(詳見《漢書·諸侯王表》)當時中央集權不強,封的王是真的去封邑做王,因此主要是看該王的封地數量、食邑多少、權力大小才是決定該王地位的關鍵。

到了唐代,唐初各位親王因為太宗取消封國制,還會到各州任刺史,但到後來,皆為遙領,並不出閣,都居於京師十王宅,百孫院,使得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唐宗室無力反擊,子孫多次遭殺戮。

清代以前,受封爵位的人靠封邑的收穫而獲得資財。但清代實行“俸祿制”,共有十四等爵,每一等爵位都有自己應享的俸祿,不必通過食邑來獲取自己應得的資財,再分封空有虛名的“地名王”只會不利於朝廷對國家進行共同管理。

另外,清代施行的是“恩封諸王”、“遞降襲爵”制度。除“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以外,其他爵位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這樣,那些天潢近支的宗室子孫都能得到好處。

八大鐵帽子王的地位是一樣的,但是“地名王”的地名卻有高下之分。並且,親王和郡王的級別是一樣的,如果封“地名王”,不僅鐵帽子王是封不滿那麼多地名的,而且封號不公,再加上郡王遞降襲爵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奇怪,這既不利於宗室內部的團結,也不利於宗室爵位的傳承,因此就改為用吉祥的字號代替地名了。

另附部分清代親王封號及滿語註釋:

莊親王:按巴凌烏 ambalinggu 大方、魁梧

禮親王:多隆烏 doronggo 有禮的、端莊

睿親王:莫爾根 mergen 智者

豫親王:額爾克 erke 雄壯的

肅親王:法豐阿 fafunggu 嚴肅

裕親王:額爾津 elgiyen 寬裕

恭親王:恭納楚克 gungnecuke 恭敬

誠親王:雅爾將阿 yargiyan 真實

淳親王:博爾果 bolgo 清

怡親王:烏爾袞 urgun 喜

和親王:花裡雅喀 huwaliyan 和

成親王:穆騰額 mutennge 有能力

惇親王“經濟 jingji 穩重

瑞親王:佛爾國春 ferguwecun 瑞

順承郡王:達哈蘇 dahasu 和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