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養生——未必是你想的那樣

吃素日漸成為時尚。相對於肉食來說,素食中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類黃酮、類胡蘿蔔素、水楊酸等“防病物質”,尤為老年人群所青睞。但素食雖然有益於健康,卻必須以吃法健康為前提。

素食養生——未必是你想的那樣

素食與健康的奇妙關係

素食是不吃肉類、家禽、魚、蛋等動物食品(有時也包括奶製品和蜂蜜)的一種生活方式。素食者可選擇全素、蛋素(加入蛋類)、奶素(加入奶類)、蛋奶素(加入蛋與奶)等。

雖然素食與健康的關係目前有見仁見智之說,但大量醫學研究顯示,素食的確能降低多種疾病的發生率,除了常見的三高症、膽結石、結腸炎、痔瘡、便秘、肥胖等外,還包括心臟病、中風、癌症等令人談之色變的頑症痼疾。

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指出,食用大量新鮮蔬菜水果,可以大幅降低罹患肝癌、結腸癌、胰腺癌、胃癌、膀胱癌、宮頸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危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資料提示,素食者的白血球對抗癌細胞的力量比肉食者強2倍。

不過,從健康角度看,蛋奶素相對健康些,全素的風險則最大,因為缺乏人體最需要的首席營養素——蛋白質。

素食養生——未必是你想的那樣

素食難以承受阻止慢病責任之重

從疾病方面看,任何一種病患的發生與發展都與多種因素有關,禍根不僅是未管好嘴。以老年人常見病冠心病為例,不僅遺傳因素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誘發因子,而且年齡、心態、環境等也難辭其咎,如果只是堅持吃素,十有八九會讓人失望。換言之,對疾病須採取多管齊下、綜合防治才是科學之舉,包括平衡膳食、合理運動、定期體檢、早診早治等。

從食物方面看,素食並非完美的膳食模式。如果過分強求素食,以吃全素為目標,將會導致維生素B12攝取不足(肉類中極其豐富),使一種稱為半胱氨酸的代謝產物在人體內蓄積,引起動脈血管硬化,反倒提升了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再如肉鹼,肉類與奶製品蘊藏較豐,缺乏可致心、肝及肌肉等器官受損,引起心臟肥大、心力衰竭、脂肪肝、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縮等病變;錳是一種礦物質,在骨骼發育與代謝中與鈣異曲同工之妙,缺乏可誘發骨質疏鬆;蛋白質缺乏可引起性冷淡、不孕不育、脫髮等。

再者,素食雖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但也有削減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的弊端,同樣不利於心腦血管健康。同時,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以及鐵、硒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更會導致身體機能發生不利於健康的變化。

健康吃素食要會選會搭配

品種優選 ⑴燕麥片:富含錳、硒等礦物元素,蛋白質也有一定含量。⑵豌豆: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與維生素K、C。⑶花生醬:蛋白質含量高達28%。⑷糙米:富含B族維生素與膳食纖維,對血糖干擾小;⑸紅薯: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⑹萵筍:鈣、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儲量較多。⑺薺菜:蛋白質、維生素C不菲,鈣含量則高居蔬菜類之冠。⑻菜花:維生素C含量是等量大白菜的4倍、番茄的8倍、蘋果的20倍,另外還含有多種具有抗癌作用的吲哚衍生物。⑼洋白菜:富含鉬元素,而鉬能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錳元素也不少,是人體中酶和激素等活性物質的主要成分,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對正在成長髮育的兒童特別重要。⑽莧菜:胡蘿蔔素、煙酸比茄果類蔬菜高2倍以上;鐵含量比菠菜多1倍,鈣含量比菠菜多3倍。⑾芹菜:蛋白質高出瓜果類蔬菜,富含的維生素P可促進維生素C吸收,並有一定降壓作用。⑿菠菜:維生素A含量可和胡蘿蔔媲美。⒀油菜:富含蛋白質、鈣、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D。⒁大白菜:含有豐富的鈣和磷。⒂蓮藕:益胃生津、寬腸通便、化痰散結、補中益氣,是秋補佳品。這些素食經常變換品種,既可改善口感,還能拓寬食譜,使攝取的養分更豐富。

巧妙搭配 種類應多樣化,多吃五穀雜糧,搭配種子類(如豆類)、果實類(如干果)與蔬菜類。如全麥麵包加花生醬、豆腐配大米飯等。同時,宜多將蘑菇、木耳、海帶等納入食譜,適當吃些奶類製品以及發酵食品,如饅頭、豆瓣醬(發酵可分解植物食品中的植酸,減少對食物中鈣吸收利用的干擾)等,以確保營養素的全面吸收,並提升其吸收率。

巧妙加工 不妨在食品的製作上下些功夫,既保留素食的結構,又能模仿出葷菜的色香味形,以提升食慾。以豆類為例,除了傳統的豆類加工品(如豆腐、豆芽、豆筍)外,市場上還出現了諸如大豆萃取物、大豆分離蛋白、香菇提煉品等新潮食品,對素食生活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調劑。

曬太陽常運動 注意曬太陽及運動,多獲取享有“日光荷爾蒙”之稱的維生素D,與鈣質一道為骨骼健康效力。

適時增加營養補充劑 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營養補充劑,如維生素製劑。如出現口角炎、皮炎等症狀,可酌補核黃素片;出現貧血症狀,可服用維生素B12製劑;出現牙齒出血可補充維生素C片等。但服與不服,服多少,服多久,應向醫生諮詢,不要盲目攀比或仿效他人,以免出錯。

素食養生——未必是你想的那樣

營養學家不提倡全素而主張雜食

人到50歲後體內的肌肉量開始衰減,減速常隨著年齡增加而加快,甚至患上少肌症(正常的肌肉力量及功能對維持老年人的體能與健康非常重要)。防範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補充足蛋白質,尤其是優質蛋白,按每天每公斤體重1.0~1.5克供給,一半應為優質蛋白。例如體重50公斤,一日三餐應攝取蛋白質50~75克,優質蛋白應達25~38克。優質蛋白的一是所含氨基酸種類要全面,比例均衡;二要吸收利用率高。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食物首推雞、鴨、魚、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其次才是豆類及其製品。

素食與肉類搭配尚可顯著提升蛋白質的生物效價,使人體的利用率增加。例如小麥、小米、大豆、牛肉等單獨烹飪時,蛋白質的生物價值分別是67、57、64和76,若將它們按照39%、13%、22%和26%的比例搭配食用,則蛋白質利用率可高達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