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新徵程2018”成功舉辦 電影產業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中國電影新徵程2018”成功舉辦 電影產業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論壇嘉賓合影

論壇首先由《華語電影市場》創始人、光延傳媒總裁、製片人王彧對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進行了年度總結。《華語電影市場》是一本面向海內外電影產業人士、聚焦華語電影市場的英文雜誌,雜誌與國際A類電影節展開合作,覆蓋包括柏林、戛納、威尼斯、東京、美國AFM、香港、上海、北京等國際電影節和電影市場,致力於推動中外電影產業的交流互動和華語電影的發展。王彧以大量詳實的數據解讀了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觀影人次、放映場次等基本情況,指出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出現影片類型多元化的趨勢,以及近年來引進片在中國電影市場發揮的重要作用。最後王彧提到,2017年的三部高質量藝術影片《二十二》《岡仁波齊》《七十七天》獲得過億票房令人鼓舞,它們如何在市場上獲得認可和成功,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話題。 根據過去一年中國電影市場出現的熱點和發展趨勢,論壇設置了兩個主要話題:“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趨勢”和“中國電影大浪淘沙——內容為王”。

“中國電影新徵程2018”成功舉辦 電影產業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論壇討論熱烈

在“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趨勢”板塊,主持人王彧與嘉賓討論了中國電影在海外發行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嘉賓蔣燕鳴擁有豐富的海外發行經驗,2010年親自創建華獅電影發行公司,參與海外發行《非誠勿擾2》、《建黨偉業》、《心花路放》、《桃姐》、《夏洛特煩惱》、《老炮兒》等110部電影。蔣燕鳴指出,中國電影的海外發行票房不高,並不是個別現象,在北美電影市場,所有來自非英語國家的海外電影都會面臨票房“慘敗”的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北美觀眾不習慣觀看帶字幕的外語影片。蔣燕鳴說:“中國電影在海外的發行不要自卑,票房少並不意味著影片的收益不好。” 但他也指出,目前中國的電影市場繁榮背後問題不少,還有許多環節需要去完善,比如從業人員的專業水準和工作效率、資金的使用效率都有待提高。復星影視集團執行總經理陶雲逸2011年加盟復星集團,並致力於影視娛樂的投資活動,他介紹了復星集團投資影視行業的初衷與操盤影視投資的主要思路,指出影視行業具有火車頭效應,復星集團在國內佈局力求覆蓋產業鏈,結合復星集團在其他領域的強勢資源,期望開展更多層面的項目運營。

“中國電影新徵程2018”成功舉辦 電影產業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論壇現場

美國電影金融公司(FFI)中國區總裁葉禾卿致力於推廣電影完片擔保及影視製作保險業務。在過去的三年中,FFI中國參與擔保了包括《長城》、《臥虎藏龍2》、《迷巢》等合拍影片。2017年FFI中國擔保了由成龍主演的影片《機器之血》,這是真正意義上第一部中國電影使用完片擔保。葉禾卿介紹了完片擔保在電影產業鏈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中國落地的情況,王彧和蔣燕鳴也根據各自的實踐經驗點評了完片擔保在中國電影產業的前景與存在的問題。捷成華視網聚副總裁金永全介紹瞭如何通過新媒體領域引進更多國外優質影片,他指出國內影視項目海外輸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總體中國的電影質量越來越好,他對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出現一個令人驚喜的現象,就是幾部優質的藝術電影和紀錄片在市場獲得了關注與認可,在論壇的第二個話題“中國電影大浪淘沙——內容為王”的環節上,2017年票房過億的紀錄片《二十二》導演郭柯、藝術影片《七十七天》的導演和主演趙漢唐、《岡仁波齊》出品人天空之城影業創始人兼CEO路偉參與了討論。導演郭柯認為電影拍攝需要花時間找到與觀眾的情感共鳴,才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導演趙漢唐強調,雖然《七十七天》的拍攝過程異常艱苦,但作為導演還是要堅持初心,不要被市場因素左右,這樣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路偉站在製片人的角度,看好藝術電影的未來市場,並主張在互聯網背景下應該找到藝術電影新的宣發路徑,幫助影片把票房和口碑共同建設起來。王彧指出應當將大數據運用到電影市場推廣中,關注其細分人群和受眾分佈更有價值。

著名主持人、電影製片人、容藝傳媒創始人CEO李霞主持了論壇的第二個圓桌討論—“中國網生內容的涅槃”。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劉開珞、靈河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白一驄、淘夢創始人兼CEO陰超參與討論。劉開珞指出,未來平臺將推動與內容製作方共生共贏的生態模式,並結合自身優勢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多優質內容。白一驄則表示深入做內容的市場機會已經來到,但要認清現實,紮實做好內容。陰超提出要把網絡大電影的類型做到極致,並利用互聯網資源更好地傾聽用戶的聲音,輸出正確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