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公寓租金原則上按照不高於同區域住房市場租金70%的標準確定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4月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數據顯示,儘管全國漲幅普遍回落,但是其中一些城市的復甦性上漲依然很快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關注。

70個大中城市中,4月新建商品房環比漲幅最大的城市分別為丹東、海口和三亞,環比分別上漲2%、1.9%和1.9%。但從同比漲幅看,三亞、西安、哈爾濱和貴陽的房價同比上漲均超過了10%。丹東和重慶的漲幅也達到了6.1%和7.4%。

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成都和太原這些城市很快出現在了住建部的約談名單中。目前,已有成都、哈爾濱、貴陽、長春、佛山、西安、太原7個城市陸續升級樓市調控措施,出臺嚴格的政策,遏制投機炒作。

一段時期以來推出人才引進新政的成都、西安、長沙、武漢等20餘個城市,其方案中不乏戶籍政策、生活補貼、購房優惠。以西安為例,人才新政已經產生累計近50萬人落戶,近一兩個月西安多個項目開盤即售罄,大部分樓盤無房可售。

“從需求角度看,人才進入後購房需求會增加,這也充分體現了當前購房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一些大學生和技術人員進入後,可能會帶來部分新房交易量的上升。目前對於此類人才市場需求來說,市場交易不錯,庫存規模也是偏低,所以這都會帶來市場交易的上升。”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近日,一份網傳《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各市州中心城區、各縣市商品房庫存去化週期的函》的文件顯示,長沙中心城區住宅庫存週期2.8個月,長沙縣2個月,瀏陽市1.9個月,寧鄉市4.7個月。由於較低的庫存,讓不少開發商熱衷買地,也掀開了土地市場的“搶地運動”。

在嚴躍進看來,針對此類人才的購房政策出發點肯定不是為了樓市,但是操作中確實暴露出一些政策漏洞,所以也體現了當前政策方面需要打補丁,尤其是在人才界定方面,應該是“學歷+就業+居住”等因素進行結合,不能單純看學歷,否則會出現落戶衝著高考名額或購房名額來落戶的情況。類似內容管控好,落戶政策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人才爭奪對於樓市交易有一定影響,尤其是買房的剛性需求大,而且房價目前已經限價,所以實際上對於此類市場來說,成交量上升是不可避免。對於樓市來說,若是後續購房需求過大,那麼這個時候需要有新的管控,尤其是租賃市場方面必須加快發展。”他說。

首提控租金

在5月19日住建部印發的《通知》中,針對近來出現的熱點區域發生的新問題也再次明確了政策立場。這包括:一是加快制定實施住房發展規劃。二是抓緊調整住房和用地供應結構。三是切實加強資金管控。四是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秩序。五是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六是進一步落實地方調控主體責任。

“明確提到了‘政治站位’的概念,實際上這也體現了當前調控的新標準和新要求,即必須把調控的工作真正做到位,防範各類不作為或懈怠的調控做法;其次,在調控的目標任務中,增加了控租金的提法,類似提法過去沒有,這或和近期部分租賃公寓項目價格炒作等有關,從發展租賃市場的角度出發,積極推進租金穩定工作也很有必要;強調‘租住平衡’。此類做法在過去類似成都等市場中是有較為明顯的表現,此次政策強調這個概念,其實也為後續各城市分區調控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嚴躍進表示。

此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提出,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特點,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

在被住建部約談城市“升級”調控措施的同時,更多地方在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的措施方面也不斷拓展創新邊界。

近日,鄭州市政府公佈《鄭州市人才公寓建設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人才公寓申請條件、分配方式、租金標準和優惠政策等,有效期2年。對於受承租人普遍關注的人才公寓租金問題,新政明確:不高於同區域住房市場租金70%。

“從此次住建部的政策中也可以看出,控租金也是未來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鄭州是在租金管控上首次提出了租金價格目標值,這對於全國其他15個租賃市場重點發展的城市是有積極作用。”嚴躍進還預計,未來會在控租金和控房價方面有齊頭並進的做法。

除了控租金,在住房補貼上,在引進人才態度上最為積極的西安也在完善政策標準。近日,西安市房管局也印發了《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對人才安居申請、審核、分配管理等工作進行了規範和明確。其中在人才公寓配租標準上,A類建築面積達180平方米左右;在人才安居購房補貼標準方面,A類人才最高補貼1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