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今年夏天,全世界數十億球迷,通過電子屏幕看到了俄羅斯足球場上碩大的萬達WANDA。

這是王健林創立萬達30週年以來,在全球曝光度最高的時刻。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這一刻,原本早在王健林的計劃當中。但,他卻無心觀賞比賽。

世界盃開幕這天,王健林不辭辛勞,從青島坐飛機到貴陽,然後乘車3個小時,長途奔襲到三線城市遵義市,參觀遵義會議舊址。

83年前的那次會議,開啟了長征序幕挽救了中國紅軍。一個名叫王義全的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這個命運有關的轉折點。

如今,他的兒子,在64歲的年紀,來到這裡,是否要拾起重新出發的勇氣?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一:巔峰,也是下坡路的起點

王健林一生的巔峰時刻在61歲到來。2015年的最後一天,他成為亞洲首富。

369億美元的身價,不但讓王健林穩居亞洲富豪榜第一名,也得以超越李嘉誠成為華人首富。他的財富拉開李嘉誠足足有70億美金之多。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2015年全球最富有的400人資產共縮水190億美元,但王健林是一個逆勢增長的特例。他的財富增長了52%。《胡潤百富榜》上,他以2200億人民幣的財富超過馬雲,重回中國首富寶座,第二次成為中國首富。

萬達集團自稱:“在喧囂的網絡經濟背景下,展現出實業的力量。”

“王健林的成功靠的是創新和執行力,他通過前瞻性的戰略部署,帶領萬達實現轉型,抓住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成長機遇。在電影、體育等中國經濟增長最迅速的領域,王健林都通過提前佈局,搶佔先機。”

王健林旗下的兩家上市萬達商業地產、萬達院線分別在2014年底、2015年初登陸港交所和中小板,這一年股價上漲了33%和74%。

萬達集團官方這樣解釋王健林的財富:

“除了股市漲幅帶來的財富增值,王健林控制的萬達集團在海外動作頻頻。 ”

這一年,萬達集團以10.5億歐元收購盈方體育營銷公司,接著投入4500萬歐元拿下西班牙馬德里競技足球隊20%股權,隨後又斥資6.5億美元吞併世界鐵人公司,獲得鐵人三項賽這一國際頂級賽事的產權。

一連串海外併購下來,萬達體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產業公司。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這一年秋天,王健林在哈佛大學演講時,這樣回應海外投資的質疑:

萬達的錢既不是偷的搶的,也不是自己印的,完全是我們自己辛辛苦苦賺出來的。我們自己辛苦賺的錢,愛往哪兒投就往哪兒投。

按照王健林的規劃,從2016年開始,萬達體育、萬達電影等業務相繼上市。那個時候,不但幾十萬名萬達員工相信,王健林“進入世界富豪榜前十並繼續上升”。就連王健林本人,也對此毫不懷疑。

201511月份舉辦的CCTV財經論壇上,王健林立下軍令狀,“萬達體育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體育產業突破百億美元的企業”。他說:所謂“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有錢有閒就要來玩體育、玩文化。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二、萬達的滑鐵盧

61歲這年,王健林成了全球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他拜會各國政要,李彥宏、張近東等人已不可同日而語,萬達的座上賓成了傳媒大亨默多克,而同行萬科鬱亮來訪,被萬達毫不謙遜地稱為交流學習。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這個時候的萬達集團就像一臺開足馬力的印鈔機,不知疲倦地從各地政府手中拿地,號稱投資四川省1620億,投資遼寧省1200億,投資重慶1500億,投資河南省1200億,要打造上百座萬達廣場。

可是,它在2014年的收入也不過2400多億人民幣。去哪兒弄這麼多錢呢?

首富的世界中沒有“不可能”這個三個字。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喜歡“晴天送傘”的銀行不就是現成的金主嗎?他們還巴不得把錢借給萬達巴巴呢?

只有一件事王健林不能忍受——萬達一直渴望成為世界盃的贊助商,但是苦無門路。

2015年國際足聯鬧起經濟危機,報虧1.5億美元。消息傳出後,萬達火速行動,最終只花了1.5億美元,就從國際足聯手中拿下為期15年的戰略合作,成為包括俄羅斯世界盃在內的四屆世界盃的頂級贊助商。

王健林說:“我們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要知道,蒙牛可是花了5000萬美元,才拿下本次世界盃第二級贊助商資格。

萬達一個協議就鎖定了四屆世界盃頂級贊助商名額,每屆還不到4000萬美元。王老闆遠見卓識,敢想敢幹,這筆生意做得著實漂亮。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2016年3月18日,萬達成為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

兩年後的今天,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但是萬達,早已不是當初的萬達。

銀行決定在下雨時把傘抽走,賬上現金流眼看就要斷了,萬達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王健林辛辛苦苦半輩子打下來的江山,最終被融創孫宏斌、富力李思廉等人摘桃子。生存和毀滅的拷問中,亞洲首富也只好打碎牙齒和血吞。

2015年秋天,哈佛大學的演講最後一個環節是回答學生提問。有人拋出了這樣的問題:“您退休以後希望別人記住您哪一點?”

王健林這樣回答:“將來退休後,如果大家記得我這個人是個大慈善家,而不是大企業家,做了一些善事,我就覺得很安慰了。”

世界盃還是那個世界盃,萬達早已不是那個萬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