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吕梁市教育扶贫工作综述

2018年4月,一个在吕梁教育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

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深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吕梁,考察职业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她指出,教育扶贫肩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要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努力让孩子们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强化地区间协作和对口帮扶,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紧贴当地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让贫困地区孩子读好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场教育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正在吕梁大地全面打响。

“全面改薄”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山路蜿蜒,一座座美丽的校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读书声、欢笑声在山间回荡。

教育,对每一个吕梁人来说,是心中一个最为沉甸甸的希望!对那些生活在山庄窝铺的每一个家庭。教育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对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吕梁来说,教育更承载着摆脱贫穷、斩断穷根的重任!

吕梁,山大沟深,贫困面广。全市1632所各类学校、66万多名在校生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达6.8万人,十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多是贫困生。

“让山里的孩子,尤其是贫困家庭孩子尽可能与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017年,一份关系山里娃未来的吕梁市教育扶贫五年行动计划重磅出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调集优势资源,不惜真金白银,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如何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继续深入实施“全面改薄”,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吕梁投入资金15.4亿元。

市教育局一组数字显示,自2014年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以来,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学校600所,新增校舍面积49.4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4.9亿元,新增图书307万册,新增计算机36000台,新增课桌板凳7.4万套,新增学生用床2.3万张,真正实现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截止2017年底,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了国家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评估认定。

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孝义市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八个实验区之一,强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了“一个因教育而幸福的城市”。

2018年,吕梁继续聚焦农村教育,出台了20条更大力度的具体意见。农村幼儿园公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对3381名贫困县农村幼儿教师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补助;提高贫困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含全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和非贫困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子女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将现已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进行整合使用,全部用于学生免费就餐,保证寄宿生的膳食营养,直接惠及15216名农村小学、15006名农村初中寄宿生和858名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对于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低年级学生不在学校就餐的小学生,按相关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让贫困孩子“上得起学、上的好学”。吕梁农村教育20条,条条直击薄弱环节,条条含金量十足。

全程资助“一个不少,一个不漏”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

2016年起,吕梁集全市之力,大打教育扶贫攻坚战,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全过程的“5+5”教育扶贫资助体系。

让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让资助政策向贫困学生倾斜。一是实施6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幼儿营养改善计划。二是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三是对我市贫困县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四是对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补助。五是对在我市高职院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同时制定了吸引贫困学生到高职学校就读的“五项优惠”政策。一是在高等师范就读的学生,毕业后按30%的比例择优录用为我市“乡村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并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三是设立奖学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四是统一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经费。五是体育艺术类学生免除学费,发放生活补助、训练服装等费用。

“指挥棒”作用凸显,各县市区纷纷跟进。临县对所有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并发放交通补助;中阳县为所有贫困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的生活费补助,对所有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柳林县、交口县对所有高中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兴县对高考达一本线的所有学生给予一次性每人6000元的生活补助;石楼县由财政为高三379名贫困生个人专项账户注入每人200元的启动资金等。

教育是民生之基,牵动着千家万户;教育是民生之福,普惠着莘莘学子。据统计,全年共计资助学生人数20.9万人次,资助资金近2.5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直接投入9400多万元。

让贫困学生、农村孩子享受教育资助“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吕梁不遗余力。

“结对帮扶”播撒阳光传递梦想

“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去上北京的大学……”8岁的小兰兰围在老师身边唱啊跳啊,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洋溢着幸福。而孩子们口中的“北京老师”,就是北航、北理工支教团队的成员。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着老区教育,关注着山里孩子。

2016年以来,受党中央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驻中阳县、方山县定点扶贫。中央音乐学院虽未在吕梁定点帮扶,仍主动伸出援手,助力老区音乐教育发展。

党中央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出台专项招生政策的倾斜支持,吕梁高考优生人数遥遥领先。2017年,吕梁考取清华、北大的18名学生中,13人通过“专项招生计划”被录取,仅中阳县就有8名同学走进北大、清华校门。

“扶贫更要扶智,斩断贫困传递。”省委、省政府不遗余力帮扶吕梁。

2017年,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省内12所高校驻兴县、临县开展扶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12所省级示范高中对口帮扶我市9所贫困县普通高中,11所职业教育学校与我市10个贫困县的职业中学进行了对口帮扶对接。太原理工、山西医科大、太原师大等6所高校,分别在兴县6个乡镇和部分学校挂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扶贫支教基地,针对农村教师设立培训计划,对当地贫困儿童、空巢老人进行帮扶;山西大学、山西农大、山西中医学院等6所高校结对临县六个乡镇和部分学校,从旅游发展、职业教育、设立“贫困学生助学教育基金”、乡镇小学支教帮扶和心理辅导、电商项目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

同样在市内,吕梁大力开展县际结对帮扶。教育基础较好的孝义市、汾阳市、交城县选派精兵强将,赴临县、石楼县、兴县等深度贫困县传经送宝,从学校布局、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手把手给予指导。吕梁学院10个学科的75名支教大学生,深入离石城区4所中学、11所小学定岗支教。

2018年,县际结对帮扶规模进一步扩大。交城县、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离石区分别结对兴县、临县、石楼、岚县、方山,全方位帮扶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

“顶岗支教”“社会实践”……。在吕梁大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当代大学生,心系贫困、胸怀责任,以极大的热情汇聚到吕梁支教大潮中。三尺讲台上、广袤田野中,他们与山里孩子手拉手,与老区人民肩并肩,奉献青春、了解国情、攻坚贫困,一批接着一批的支教大学生“上山下乡”,掀起了阵阵“青春风暴”,点燃了山里娃的梦想,奏响了爱心接力、责任传递的大联唱。

授人以渔,胜过授人以鱼。吕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作用,依托教育资源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做好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掌握一技之长。

汾阳师范学校、吕梁卫校、吕梁经济管理学校、吕梁技校、临县白文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成为职业技能培训主阵地,一批批“吕梁山护工”“吕梁山技工”“吕梁山工匠”走出大山。

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吕梁在路上!

吕梁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