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84問致小米國內上市暫時擱淺,證監會稱尊重小米選擇

快訊,證監會6月19日突發公告稱,小米集團決定暫時決定分步實施港股和中國存託憑證上市計劃,先發行港股。

突發!84問致小米國內上市暫時擱淺,證監會稱尊重小米選擇

官方網站信息顯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定於2018年6月19日召開第88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具體會議事項已經公告。

突發!84問致小米國內上市暫時擱淺,證監會稱尊重小米選擇

小米集團經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港股和中國存託憑證上市計劃,先發行港股,然後擇機在境內發行中國存託憑證,為此向我會申請推遲發審會時間。我會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88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6月14日,證監會公告稱,根據《證券法》、《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並上市監管工作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申請文件受理後、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前,發行人應當將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在中國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託憑證招股說明書申報稿6月14日報送證監會。

隨後證監會公佈對小米CDR招股書反饋意見,向小米提出了84個問題,涵蓋經營規範性、信息披露程度、公司定位等問題。小米作為第一家申請發行 CDR 的公司,其適用的審核標準、監管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對新經濟公司的上市具有指向標意義。

在反饋意見中,除了常規的、幾乎所有待上市公司都會被問到的問題外,證監會著重要求小米補充說明 5 類新經濟公司常有的問題:(1)同股不同權的特殊投票權結構與優先股發行;(2)小米與生態鏈公司的關係;(3)收入真實性確認;(4)互聯網金融業務;(5)公司定位為互聯網抑或硬件。

突發!84問致小米國內上市暫時擱淺,證監會稱尊重小米選擇

證監會對於收入真實性確認、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以及定位互聯網公司需要提交小米補充說明,這是涉及到小米業務和模式基礎的問題,若小米繼續補充材料,或影響小米港股原定上市計劃。

市場對小米估值在700億美元-800億美元之間,證監會“84問”顯然是對中小投資者本著負責的態度,也屬於例行公事。但是在國內擱淺,不知道是否影響港股既定計劃,野火財經將密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