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最近,行走在高山镇的村村寨寨,总能见到一些人,他们三三两两,进村入户,了解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掌握他们的住房收入,询问他们产业发展,告知眼下的教育医疗政策……好奇心的驱使,与其中一组同行。

一路上,他们细心了解百姓需求、耐心讲解党的政策、真心服务群众;晚上,召开群众会,按照“群众提、大家评”的方式,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人逐户核实。

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舍弃周末,集中火力,为工作忙得不亦乐乎,这是高山镇开展“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聚焦问题抓整改、齐心协力促脱贫的缩影。

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研判会议持续整夜

5月22日晚,虽然已是深夜2点,镇政府三楼仍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红房子组谭某某,长期在外务工,月收入3500元,妻子也在外务工,月收入2000元,其子女在务工地读书,收入不错,吃饭穿衣不愁,但是老家房子破烂,住房没保障,不知是否属于漏评?”谭家村指挥所所长刘军如是汇报。

“这一户虽然从表面情况看,住房确实没保障,但从其收入看,因为子女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支出不多,而夫妻二人收入又足够支出租房费用,所以可视为住房有保障,不属于漏评。”分管脱贫攻坚负责人这样分析。

“他能长期务工,又有收入保障,即使将来回家居住后,可以通过‘补短板’方式解决其住房无保障问题,不属于漏评”,另一名参加研判的人员这样说。

类似的研判,一共涉及到13个村(社区)“边缘户”166户。

“每一户都必须全面了解,实事求是,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核实和仔细斟酌,最终拿出研判结果。”问及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时,参加研判的人员回答道。

据了解,该镇的研判会从晚上7:00持续到凌晨4:00,最终研判出漏评或新增户12户、错评户3户。

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政策宣讲不分场合

“进入建档立卡户,首先要写申请到村里,然后村里面组织人员进行入户核查,经过群众评议、村民代表评议……”途经旋溪村时,村委会的高音喇叭大声地发出这样的声音。

利用“两微一大”宣传讲解脱贫攻坚政策只是该镇政策宣传的方式之一,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宣传,在这农忙季节,也屡见不鲜。

方家蜜梨基地里,30余名群众正围坐在田埂上,方家社区指挥所所长正在给他们讲解建档立卡户的退出程序和非贫困户按照什么程序进入精准扶贫系统。

同时,该镇还积极组织305名帮扶责任干部开展好感恩和法治教育,引导群众围绕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来表达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

据悉,通过政策宣讲,积极引导农民新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发展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2家,存栏牛3600余头,种草1000余亩。

高山镇:扎实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

入户核查不走过场

为了抓好政策落实,13个村级脱贫攻坚指挥所对所有农户进行入户核查,重点针对非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危房户、重残家庭等十二类边缘户的核实调查。

“不仅要问情况,看实情,还要了解具体的收入途径。”高桥指挥所成员张雄飞如是说。

据了解,全镇13个村级脱贫攻坚指挥所正在对3370户非贫困户建立台账,重点对166户边缘户进行了仔细的核查,并建立“一户一档”,对1243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了比对,有3户为“四有人员”,属于错评,立即按程序清退。

为保证能客观具体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入户调查时,除了解被调查户外,还要对左邻右舍、街坊领居的情况进行一并了解和掌握。

督查检查不留情面

为了深入查找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和短板,高山镇专门组建督查问责组,通过暗访、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加强督导,对13个村级脱贫攻坚指挥所深入开展驻村干部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驻村作风不实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使不在状态的干部调整状态,让混的干部干起来。

“铁汞坝社区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不明显,建议纳入第一期‘营养餐’关爱对象。”在高山镇第九次党委会中响起这样的声音,气氛十分严肃。

高山镇以干部“营养餐”关爱行动为抓手,根据《2018干部职工绩效目标考核办法》按月对镇直各部门、13个村级脱贫攻坚指挥所工作开展情况、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及个人要求限期整改,对不按要求落实整改以及排名靠后的干部启动“营养餐”关爱行动,绝不留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