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家口面临形势(二)

「烽火张垣」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家口面临形势(二)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家口面临的形势,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家口面临形势(二)

抗战后张家口面临的形势

日本投降之后,全国形势起了急剧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日伪军配合和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占领了华南和江浙一带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在这些区域形成了敌强我弱的局面,而在东北与热察两省,成为当时最有利于人民革命力量发展的地区。热察两省构成了连接西北、东北的重要通道,而晋察冀的冀热辽和平北解放区,完全控制了冀察热辽的走廊地带,便于派部队和干部进入东北。在这种形势下,特别是张家口解放之后,中共中央依据当时形势,发出了一系列指示。 1945年8月29日,《中央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中指出:“国民党在东三省与热、察无基地,国民党派军队去尚有困难,现在道路还不通,红军将于三个月内全部撤退,这样我党还有很好的机会争取东三省和热、察。”要求“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并强调指出:“热河、察哈尔两省,不在中苏条约范围之内,我必须完全控制,必须迅速派干部和部队到一切重要地区去工作,建立政权与地方武装。”8月30日,《中央军委关于力争绥察热全境给贺龙等的指示》指出:“张家口、张北为我占领,集宁、丰镇、阳高、龙烟均为我先后攻克,肃清察省全境敌伪,巩固张垣,保障争取热河全境胜利可能增加,国民党企图以傅作义部占绥察热,隔断我与外蒙联系之阴谋已被打破,这是我战略上的重大胜利。但这一胜利目前还很不巩固,特别是大同、宣化、怀来未下,傅作义、马占山夺我规复之归绥准备继续东进,阎锡山占太原后向北伸张,在目前情况下,我争取太原似已不可能,而应集中力量巩固对于张家口的占领。”同日夜,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晋察冀军区,要求“主力应迅速沿平绥路向张家口集结,以张家口为基点扫清张家口四周之敌并巩固张家口,力求集结两万人于张家口附近。”9月17日,刘少奇、朱德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发电报指出:“东北为我势所必夺,热察两省必须完全控制,”正式提出“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这些意见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完全赞同。9月19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确定党和军队在全国的战略方针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指示说:“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并指示“晋察冀(除冀东外)和晋绥两区以现有力量对付傅作义、马占山向察哈尔张家口之进攻及将来胡宗南由北平向张家口之可能的进攻,坚决打击傅、马及其他进攻之顽军,完全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在这个战略方针指导下,大批干部、部队经热察两省进入东北,终于争得东北的控制权,并建立起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解放战争期间打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夺取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建立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战略根据地,确保察省的完整,成为张家口党政军民的紧迫任务。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就在国共双方代表开始谈判的8月29日当天,国民党密令各战区重新大量印发蒋介石在1933年“围剿”红军时编写的《“剿匪”手本》,狂叫“赤匪不灭,军人之羞”。加紧调兵遣将,并大量收编伪军,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而张家口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重点之一。在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乘八路军主力尚未集中之际,令十二战区傅作义部联合绥蒙伪军沿平绥路向东推进,抢占了绥东,并于8月26日占集宁、丰镇。而后由丰镇、集宁一线继续东进,28日傅部4000余人占领大同,其先头部队先后占领兴和、尚义、商都及柴沟堡以西渡口堡一带,严重威胁张家口。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反动方针,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当时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烽火张垣」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家口面临形势(二)

抗战后张家口面临的形势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于1945年8 月30日发布命令,部署所属控制张家口、宣化、万全、柴沟堡、怀安地区,并展开破交战及于宣化、怀安、柴沟堡三点构筑工事固守。同时,调动冀中及冀察各分区部队2万余人集结于张家口附近,准备反击,保卫张家口。中共中央军委于9月2日电示晋察冀军区:“我必须巩固张垣已得胜利,为着争取时间,集结主力,对傅取诱敌深入,以适当时机歼该部。”到9月6日,傅作义、马占山部分数路向张家口进攻。其先头部队骑五师、骑六师一部先后占领兴和、柴沟堡一带。同时,蒋介石令胡宗南和孙连仲部日夜兼程向北急进,其先头部队到达八达岭一线。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保卫解放区,冀察部队10个主力团在司令员郭天民的率领下转战于张家口西线,反击傅、马军队,于9月17、18两日,在柴沟堡以西渡口堡一带歼敌一个团,乘胜收复兴和。傅、马军队由柴沟堡和万全败回集宁、丰镇一线。汉奸苏美龙部在大青沟被击溃,尚义、商都均已为八路军收复。之后,冀察主力10个团驻西洋河、渡口堡一线,冀晋部队活动于阳高、天镇以北地区。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党集团从10月中旬起,傅作义又集中其全部主力5万余人,由丰镇、集宁出动,继续东进,企图侵占张家口,并扬言要肃清察哈尔“匪氛”。

「烽火张垣」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家口面临形势(二)

抗战后张家口面临的形势

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中共中央军委于10月15日发出《目前我军行动纲领》,电示:目前我军任务为继续扩大解放区,保障以张家口为中心的热察、晋北、绥东、察北战略基地,为解除或减轻西顾之忧而组织绥东战役。令晋察冀主力消灭集宁至丰镇线以东各敌。为确实控制热察,巩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战略基地,保证八路军向东北展开,决定发起绥远(平绥路)战役。集结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主力5.3万余人,由聂荣臻、贺龙统一指挥。绥远战役从11月18日开始至12月14日结束,八路军收复了绥东、绥南广大地区和集宁、丰镇、卓资山等城,歼灭傅作义部1.2万余人,减轻了西线敌人对张家口的威胁。接着晋察冀主力一部回师张家口东线,加强东线的防御,在延庆、康庄以东阻止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又一次粉碎了国民党军进犯张家口的企图。

为了粉碎国民党侵占张家口的阴谋,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刘澜涛在宣化主持召开了县以上干部会,号召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保卫张家口解放区。张家口的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察哈尔省委、张家口市委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在积极搞好张家口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同时,踊跃地投身到保卫张家口的伟大斗争中来。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捐款、捐物,青年踊跃参军参战,到1945年11月中旬,张家口市共组织起自卫队100多个,自卫队员达2.5万人。平绥铁路工人为配合部队作战,保卫铁路,纷纷组织起来,成立了以青年工人为主的铁路工人自卫队,担负起保卫铁路、检查行人、维护革命秩序的任务。12月25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发出《关于坚决保卫张家口与热察两省的决定》,要求党政军民“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来坚决保卫张家口”。由于军民团结,并肩战斗,击退了国民党军队向张家口发动的数次进犯,从而使蒋介石在抗战结束后抢夺张家口的阴谋未能得逞。(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