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文/辣姐姐

11月3日,由赵汉唐执导并主演的电影《七十七天》于内地上映,本片宣传期间便已凭借

“中国首部华语户外探险电影”、“根据杨柳松真实经历改编”、“摄影大师李屏宾助阵”等标题赚足了噱头,当文艺青年导演来讲述一个探险题材的故事,是否真的能擦出奇异的火花?那么,在这个好莱坞大片来势凶猛的11月份,让我们先为此片把把关。

《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了一位作家杨柳松历时77天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冒险之旅的故事。杨柳松因为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徘徊往复的他决定独闯雪域高原,完成在世人眼里无法完成的奇幻无人区探险之旅。出发前杨在西藏遇见了蓝天,蓝天是一位倔强勇敢的姑娘,曾经在冈仁波齐为了拍摄星空摔倒,胸椎受损,以致高位截瘫。虽然全身三分之二的肢体已无知觉,但蓝天依然乐观积极地生活着。杨也受到蓝天生活态度的激励,历经77天后,他们顽强地走出了无人区 。

《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辣评

剧情单薄+新颖题材=伪文青?

不得不说,赵汉唐导演在选材上独具匠心,目前来说,户外探险题材的影片在内地的电影市场上少之又少,现代人顶着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多数已经缺乏了那种说走就走、为自己而活的勇气,而《七十七天》通过展现了一个人徒步穿越无人区,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将观众带入到探险的情境里,使得观众坐在电影院里便能感受生命的洗礼,得到情感的释放。然而,题材是好题材,却缺少剧情的有力支撑。

《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一个迷失自我的作家在身残志坚的女主的鼓励下勇闯无人区,除此之外,并没有社会背景的架构和其他情节的铺设,整个故事有头无尾,似乎太过单薄、平庸、空洞。而空洞的故事却致力于呐喊出人生的意义,所以,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去他妈的命运”之类的刻意抒情的文艺台词,单薄的剧情加上演员的卖力空喊,使得影片变得矫揉造作,徒添了尴尬的色彩。当文艺风不是靠有力的故事来展现、靠人物的表演来传达、靠内心的悸动来共鸣,而是靠台词的尴尬空喊时,这股文艺风就变了味,刮成了伪文艺风。

《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首鼠两端,失去重心的叙事节奏

当我们看完电影那一刻或许会发现,李屏宾优秀的摄影撑起了整部影片。影片中气势磅礴的荒漠和雪地隔着屏幕都能传来刺骨的寒意。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景色不由得令人想起另一部相似的电影《冈仁波齐》。同样作为小众题材的文艺片,《冈仁波齐》中也曾大量展现了西部优美的景色,但不同的是,《冈仁波齐》缓慢悠长的叙事节奏和记录式的结构明确了自己的风格定位,反观《七十七天》,为了强加抒情而将节奏拖的缓慢,同时又为了区别纪录片的特性而设置两条线索,整体下来,戏剧冲突和故事的重心都被冲散,失去重心的叙事节奏一路走偏,直到将观众本该产生的观影刺激生生堵了回去。

《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内忧外患,票房形势堪忧

11月份,国产电影保护月早已过去,好莱坞电影来势汹汹,《雷神3:诸神黄昏》《正义联盟》《恐袭波士顿》《东方快车谋杀案》(经典重拍)等进口片不容小觑,国产片《相亲相爱》(获56届金马奖7项提名)《嘉年华》(获54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提名)《暴雪将至》《英雄本色》(经典重映!)《不成问题的问题》等也都有望成为票房黑马,《七十七天》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处境下票房实在令人堪忧。

《七十七天》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是福利还是灾难

其实,导演的用心在于将新颖的探险题材拍出文艺片的味道,但努力却用错了方向。故事的深度、剧本的完成度、叙事结构的把握都应该得到重视,而不是一味将影片的深义寄托于台词的尬喊,不然,当探险精神遇上文艺情怀,多半要灾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