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二战结束以来,越南战争被认为是最残酷的战争,连美军都付出了5.8万人阵亡的代价。但有这么一场战役,它的规模没有越战这么庞大,参战双方不过15万人,但论残酷、血腥程度丝毫不输越战,这就是格罗兹尼战役。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车臣是一个小国,但它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这个小地方是俄军进出高加索地区的要道,此外俄罗斯到欧洲的石油管道也铺设在这里。如果车臣独立,那么俄罗斯对高加索地区的控制力将大减,同时作为命脉产业的石油出口也将受到影响,因此俄罗斯一直很看重车臣,早在俄国时期就将其控制在了手中,这也是为何后来车臣闹独立时,俄罗斯会悍然出击的原因。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俄军派出了12万大军,其中4个机械化师负责攻打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车臣叛军有3万人,负责防守格罗兹尼的大概有1万多人,此外他们还雇佣了3000名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不简单,他们大多是西方国家的退役特种兵,包括海豹突击队、雷鸣特种部队、第九大队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特种部队。他们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以三人为一小组,机枪、狙击枪、步枪、火箭弹相配合,照顾到了近中远程火力。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格罗兹尼建于1918年,是一座以战争要塞为标准设计的城市。因为它是车臣的中心,所以苏联时代又对它进行了多次改造,使得城内遍布堡垒和地道。原本格罗兹尼应该是俄军重要的城市及战争基地,结果战争爆发后,俄军反而成了自食恶果的一方。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俄军的战斗方案很简单,以坦克、装甲车为主力,步兵协同作战,逐步深入格罗兹尼城内,遇到叛军和雇佣兵就一炮轰掉。但他们低估了巷战的威力,在狭窄的街道里,坦克根本施展不开,成了火箭弹的靶子。俄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团攻入市中心,结果误入叛军包围圈,活着撤出格罗兹尼的只剩11人,而这只是俄军在格罗兹尼战役中惨重伤亡的一个缩影。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因为经济上的窘迫,俄军的军费一直处于不足状态,师级单位的演习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进行过了,城市训练战更是没有。为了节省开支,坦克长期闲置,坦克兵都不熟悉坦克的操作了。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车臣战争时的俄军战斗力大降,面对经验丰富的雇佣兵以及熟悉格罗兹尼地形的叛军,俄军没有半点优势,死伤达1.6万人。

按战争要塞设计的城市4个机械化师拿不下,一个团进攻仅11人存活

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格罗兹尼依然是双方争夺的焦点。90年代末俄军的经济稍有恢复,而且这一次俄军改变了战术,派出2000名特种兵进入格罗兹尼,与那些退役特种兵作战。俄军以特种兵对特种兵的战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战斗从5年前的一边倒变成了双方狙击手的对抗,俄军成功消灭了雇佣兵和大量叛军,但仍未完全拿下格罗兹尼。连美军在看了格罗兹尼战役的战损报告后,都认为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最终无奈之下,俄军选择了用大炮、飞机轰平格罗兹尼,才算终结了这场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