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進入6月的灌陽,遠山青青,近水盈盈。夏日的微風夾雜著一些燥熱,淺淺的江水裡早已有了孩童們嬉戲的身影。那一聲聲銀鈴般的爽朗笑聲,成為整個夏天最動聽的音符。

位於縣城郊外不遠處的大仁村朱安衝屯,是一個被群山環繞的窪地。清冽的泉水從山上涓涓流出,滋潤著山下的一方土地。這裡原本就是一個普通的地方,村民們依靠地形地貌和泉水灌溉,硬是在荒山坡地上開發種植了數千畝果樹,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夢想。

別墅式的新建樓房是朱安衝屯每家每戶的“標配”。更多富裕起來的村民早已買小車代步出行。“我們村有300多人,幾乎每個家庭都建有新房、買有小車,”村民戴克增驕傲地說,真沒想到多年前種的果樹成了“搖錢樹”,讓我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灌陽黑李

如今,灌陽的梨、李、桃等名優水果早已名聲在外。目前部分早熟李開始陸續上市,村裡村外又開始熱鬧起來。“我家剛摘的黑李走電商渠道很快就賣出100箱,”戴克增小心翼翼地把一個個新鮮的黑李入箱封裝,他說走電商渠道一定要講誠信,這樣才能贏得更多的客戶。

離縣城有40多公里路程的文市鎮,是灌陽有名的工業重鎮,以生產黑白根大理石聞名全國,被譽為“桂北石材第一鎮”。在這片“堅硬”的土地上,身為黨員幹部的月嶺村村民唐冬初念起“農業經”,跟幾個合夥人承包近1000畝的石漠化荒山,生態種植了桃樹、李樹、西瓜等水果品種,從石頭縫中要效益,真正實現了“點石成金”。

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灌陽雪梨

“我們種的水果施有機肥,噴生態農藥,品質好還吃的健康,”目前市場行情看好,讓唐冬初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說自桃子上市以來,通過電商已經售出近萬斤,銷往實體店達30萬斤。很快,清新香甜的柰李、雞血李、西瓜也將上市,未來“錢景”值得期待。

2018年,灌陽縣委、政府結合實際,依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研究出臺了《灌陽縣產業扶貧(種植業)獎補工作方案》,引導和鼓勵經濟能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柑橘、梨、李、桃、獼猴桃、藍莓等6種特色和優勢水果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脫貧致富。

“我們將積極支持經濟能人和有志於搞好生產的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灌陽縣委書記陸桂弟說。目前,全縣建立50畝以上水果示範場63個,總面積8256畝,帶動全縣水果改擴種11200畝;蔬菜示範場6個,總面積445畝;食用菌示範場8個,總面積325畝。預計可帶動100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文齊軍)

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灌陽西瓜

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灌陽柰李

廣西灌陽進入水果季 扶持發展水果產業 振興鄉村助力脫貧

灌陽桃子

(照片由灌陽縣攝影家協會成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