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味稻 要從春耕開始抓 桂林灌陽縣開耕儀式熱騰騰

一年之計在於春。3月18日,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稱為“龍頭節”,又名“春龍節”“春耕節”“農事節”,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人們迎龍求雨祈豐收。這一天,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的田間地頭彩旗飄飄,該縣的2018年春耕生產開耕儀式正在這裡舉行,縣委副書記陳禮兵,縣農業局、農機局和黃關鎮主要領導及周邊村屯的數百名村民共同參加開耕儀式。

儀式上,灌陽縣農業局唐智祥局長在致辭中說,近年來,灌陽縣委、政府按照“田種稻、坡種果、山種樹”的發展佈局,積極開展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超級稻單產連續8年創廣西之最。2017年單季畝產首次突破千公斤大關,達到1048.3公斤。新推廣的“超級稻+再生稻”模式畝產達到1530.6公斤,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為灌陽欣然題詞:好山好水好味稻、灌陽再生稻甲全球。

好山好水好味稻  要從春耕開始抓  桂林灌陽縣開耕儀式熱騰騰

開耕儀式現場

好山好水好味稻  要從春耕開始抓  桂林灌陽縣開耕儀式熱騰騰

機械化耕田

隨著縣委副書記陳禮兵現場宣佈開耕儀式正式啟動,千畝綠肥田裡頓時熱鬧起來。一邊是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村民指揮著健碩的耕牛拖著犁耙耕田,另一邊則是機械操作員嫻熟準確地操縱著現代化的犁田機耕田。農耕文化中的傳統與現代在這裡和諧交融,共同演奏美妙的田園交響曲。由於現代化的耕作方式省時省力而且效率非常高,已經基本取代傳統的耕作方式成為主流。

當天,來自灌陽縣攝影家協會的數十名攝影愛好者,自帶相機或無人飛機等設備,在藍天下田野上鮮花叢中,用心靈和眼睛透過鏡頭把開耕儀式活動現場最美的畫面瞬間定格。

據悉,灌陽縣神農稻博園水稻(核心)示範區已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四星級)”稱號,聯德村是示範區的重點實施區域。多年以來,灌陽縣委、政府立足實際,依託區域的資源稟賦,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為突破口,積極建設稻田觀光大道、自行車道、形象雕塑、休閒步道、遊客中心、豐收大道、科普長廊、觀景臺等9個節點項目,形成集水稻種植、示範、加工、科普、休閒、養生多元化發展模式。(文齊軍 譚善林)

好山好水好味稻  要從春耕開始抓  桂林灌陽縣開耕儀式熱騰騰

傳統耕作方式

好山好水好味稻  要從春耕開始抓  桂林灌陽縣開耕儀式熱騰騰

現代耕作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