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自律公约》之后,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俗话说,欠钱的都是大爷。自律公约一出,大爷拿着公约成了合法大爷。

近日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了《催收自律公约》,引起互金行业关注。内容分为5章31条,小金看完只能呵呵呵。这白纸黑字乍看上去全是大佬们对暴力催收的打击,细看起来,有种智商被按到地上摩擦摩擦的感觉。

《催收自律公约》之后,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为什么这么说呢?别急,小金先把自律公约部分要点放出来给大家看下。

公约内容要点

1、综合费率超过36%不得催收;

2、不得采用非法手段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个人信息;

3、不得轰炸通讯录;

4、借款人失联后,才能与借款人事先上传的联系人联系;

5、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6、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

7、现场催收应全程录音或录像;

8、催收人员不得诱导或逼迫债务人通过新增借贷或非法途径筹集资金偿还逾期债务;

9、催收人员不得冒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名义开展催收;

10、催收相关数据需要保存5年以上。

这公约里面写的催收准则,都是对催收手段的暴击啊,你可以想象下,未来电催都不得不说“您好,打扰您了!”之类的敬语,因为搞不好就会被录音投诉。上门催债,还要出示证件、衣冠整齐以免吓到我们的借款人。

这下,老赖可以先举杯欢庆:“你们终于没有办法逼我还款了,我是受害人,我是弱者,你看国家都来保护我了。”

《催收自律公约》之后,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被欠钱的感觉相信大家都有过吧。碰上屡次欠钱不还的人,以后谁还敢借钱出去,现在欠钱的都是大爷!况且熟人之间借钱靠的是信任,金融中介机构还不一样,各种信息不一定能精准匹配出这个人是不是老赖或者有没有偿还能力。

该还钱的时候没还,你跟他委婉客气地去讲“你看天边那朵云像不像我借给你的五百块”这种话,能还你钱?等着倒闭吧。对于老赖来说,他们的钱比命重要,谁惹谁知道。逼急了,放款公司依旧会为了收回欠款使用各种手段,硬的不行来软的,软的不行再想别的。

《催收自律公约》之后,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必须还要强调一点,催收债务公约出发点自然是好的,至少泼油漆、送花圈、辱母案等非法恶意催收能少点了,对整顿规范催收市场肯定有好处。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对借款人有益肯定会伤害到放款公司的利益。

对于一家以盈利为主的公司,定是以利字为先吧。

在整个社会征信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催收是借贷平台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催收本身也是合法的行业。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简单粗暴的催收方式效果确实明显,如果几通电话能解决没必要拿命去拼(ps:这是客观事实并非提倡暴力催收)。

所以说,这份合约保护的应当目的是去保护讲信用的,而不是老赖。制定条约的大佬们不能拿着这张纸对网贷公司说:“如果不接受这些公约条款,你们可以选择退出或倒闭,没人逼你们开公司,也不要怨别人欠钱不还,因为这些都是你们自己造的孽!”

文明催收时代人人都期待,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完善国内失信惩戒机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不要让老赖们钻了法律的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