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蘇格拉底: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在《理想國》中,色拉敘馬霍斯是作為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對立面——詭辯智者而出現的。蘇格拉底與克洛法斯之子玻勒馬霍斯討論正義時,他急不可耐地插進話來,大有替玻勒馬霍斯打抱不平的意思。對此蘇格拉底有一段旁白:

當我們正談話的時候,色拉敘馬霍斯幾次三番想插進來辯論,都讓旁邊的人給攔住了,因為他們急於要聽出個究竟來。等我講完了上面那些話稍一停頓的時候,他再也忍不住了,他抖擻精神,一個箭步衝上來,好像一隻野獸要把我們一口吞掉似的,嚇得我和玻勒馬霍斯手足無措。

這是一段場景感十足的旁白。詭辯家色拉敘馬霍斯咄咄逼人的氣勢一上場盡顯無疑,且看他如何發難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你們見了什麼鬼,你吹我捧,攪的什麼玩意兒,如果你真是要曉得什麼是正義,就不該光是提問題,再以駁倒人家的回答來逞能。你才精哩!你知道提問題總比回答容易。你應該自己來回答,你認為什麼是正義。別胡扯什麼正義是一種責任、一種權宜之計、或者利益好處、或者什麼報酬利潤之類的話。你得直截了當地說,你到底指的是什麼。那些囉嗦廢話我一概不想聽。

蘇格拉底: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瞭解蘇格拉底式對話的人非常清楚,色拉敘馬霍斯的發難非常典型,他代表著城邦統治者和當時智者們的心聲。從相反的立場看,蘇格拉底確實是這樣乾的。蘇格拉底認為正義問題是“牽涉到每個人一生的道路問題”,但即使如此,讀完蘇格拉底的所有談話,我們依然會為蘇格拉底到底持什麼觀點感到一定程度的困惑。因為他幾乎一直在否定別人給出的答案,自己卻沒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主張。試想蘇格拉底這樣一個人生活在我們身邊會是什麼感受呢?色拉敘馬霍斯譏諷蘇格拉底:

人家問你問題,你總是不願答覆,而寧願使用譏諷或其他藏拙的辦法,迴避正面回答人家的問題。

更令人討厭的是,蘇格拉底“自己什麼也不肯教別人,而到處跟人學,學了以後又連謝謝都不說一聲”。

想象一下吧,一定絕頂聰明的人,非常謙虛地站在你面前跟你討論問題,他一開始就宣稱自己所知太少,請你賜教。你看他一副誠懇的樣子,就認真跟他聊起來。你把你知道的觀點都告訴他了,然後不知不覺中,他謙謙有禮地否定了你原來的每一個觀點,而他又沒有告訴你問題的答案到底在哪裡。這時你心裡是什麼感受呢?你可能會想:這不是存心為難我嗎?如果聊天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這不是存心讓人出洋相嗎?

蘇格拉底: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出洋相的人還不是一般人,而是當時享有盛名的智者,比如高爾吉亞、普羅泰戈拉,他們就像今天的南懷瑾、曾仕強、星雲法師之類的智慧名流,不光自己著書立說,還到處替人解決婚姻、從政、經商等問題。而蘇格拉底呢,他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智者,他教學生不收費用(所以一直很窮),最重要的是,他知道的不比那個時代的任何人少,卻從不宣稱自己的知識有多淵博,智慧有多高明,他也不會向他的學生傳授在社會上節節攀爬、左右逢源的技巧。蘇格拉底主要是引導我們去審視一切——社會的、習俗的、權威的所有這一切,他既沒有貿然否定,也沒有貿然肯定;他像只牛虻一樣提醒他得雅典同胞該過什麼樣的生活,但他本人從未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任何人。他只是以一種“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精神來直面真理。

有意思的是,看蘇格拉底的對話,你會發現與他對話的人們是多麼急不可耐地渴望得到問題的答案(色拉敘馬霍斯只是其一),這很像今天嗜好娛樂八卦的人們,見了小道消息獵奇心十足,對背後的真相卻不以為然。蘇格拉底則以他不慌不忙、泰然自若、專注問題本身的方式提醒我們——未經省察的的生活不值得過。

蘇格拉底: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如果你說整個人生根本經不起直視,蘇格拉底依然會問:“為什麼呢,我的朋友?”由此開始,你就不得不接受他的審視了。

像蘇格拉底這樣的老師,恐怕放在今天也不可能贏得大部分人敬重,我甚至懷疑一些宣稱追隨蘇格拉底的現代人真的與其生活時會敬仰他。從世俗觀點看,他的存在真是太奇葩了。但如果我們不那麼驕傲,肯虛心地接近蘇格拉底本人,也許我們的生活就會被喚醒。我們就像那些在洞穴裡昏昏欲睡的人:不是我們不肯發現真理,而是我們未經審視,就本能地將似是而非的東西當成了真理。

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為哲學家構建了一個完美形象——哲學家本人安貧樂道,無慾無求,幸福如神,絕對正義,智慧卓絕,不願擔任公職但出於責任良知,毅然決定為城邦(國家)奉獻一切。不難想象,這樣完美的哲學家在這世上幾乎找不到。如果說確實存在一個,那也最可能是蘇格拉底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