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也看不厭的一篇股市交易文章:誰能拯救處於嚴重虧損的股民?

一、投資回報差別就在習慣二字上

人的行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按照習慣而行事,因此信念的力量之所以巨大是因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時間,人的行為按照自已大腦潛意識中的習慣看法,即信念的指揮而行事,所以我認為形成堅定信念的兩大途徑就是一不斷的被反覆輸入二是不斷的被證實。我們可以複製成功者的信念系統直至成為自已生命的一部分,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但信念並非與生俱來,它是軟件,由後天獲得,我們有權選擇安裝的自由,讓我們慎選自已的信念,不要違心的做自已不想做的事,要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按照自已心靈的指示去做事,保持自已人格和心靈的自由和獨立,相信自已的人體積是最高尚的,相信自已的思想是最具有智慧的,堅信自已的人生信念,堅持不懈的追求自已的人生價值,不斷拓展自已的人生空間,昇華自已生命的境界。

信念無疑是走向成功的必經途徑,人的行為受信念支配,想要做出什麼樣的成績,關鍵在於你的信念,所謂信就是人言,所謂念就是今天的心,兩個字合起來就是今天我在心裡對自已說的話,人只有相信自已才能成功,形成習慣的過程也就是向潛意識輸入信號的過程,一定要把最想要的和最積極的信號輸進去,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習慣就彷彿一條繩,我們每天為它纏上一股新的繩,不要多久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習慣可以養成也可能打破,但也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務和無比的毅力。習慣具有極大的引力,只是許多人不加註意或不肯承認罷了。起飛需要極大的努力,但是一旦脫離重力的牽絆,我們便可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所以成功投資也僅僅是一種好的習慣而已。一點也不神秘。

做交易到最後大家都聊到了執行力。為何一套盈利的策略執行起來頗為困難的原因我想到有幾個:一來可能我們主觀的認為策略可以盈利(通過覆盤,測試,調節);二來我們沒有從這個盈利策略中獲得過自信,經常後悔沒有按系統策略執行;三來我們不瞭解虧損來源的複雜性(系統必虧的行情、資金管理的缺漏、突發事件未及時保護入場)。

綜合起來大家會說是貪婪和恐懼在作怪,人都無可避免吧……這裡能分享的就是“習慣”兩個字了,在我爆過無數的大倉小倉之後,最後發現還是習慣救了自己,這是一個木桶裡面最最短缺的一截——亦即不是貪婪或恐懼,而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培養自己的交易習慣。習慣是可以用來彌補人性短缺的。

習慣的培養需要倆東西【重複】和【自信】,當初自己開了兩個賬戶,相對一大一小,小的專門用來“重複”策略,大的則用常態交易。小賬戶什麼都試過,均線交叉出入場,KD超賣超買反轉出入場等等,到了後期,策略不斷的換,不斷調整,賬戶也一個接一個的爆,突然有一個時期我發現小賬戶的盈利水平正大於大賬戶的盈利水平,相比之下我開始趨向於信任小賬戶的“重複”做法。 這個過程可以說是我最寶貴的經歷了。通過對比,我才發現了自信的來源。人都是這樣,喜歡在自己做得好的方面繼續做下去,自信會源源不斷,動力也就不斷,眾多不理智的操作也就被弱化了。當你信任了這種重複的東西之後,久之必然變成一種習慣。倘若實在不行,那麼實盤用小賬戶,模擬用大賬戶,重點突出對比。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一定要往坑裡跳,若只有一個坑,你沒得選擇;而若有兩個坑,其中一個是普通的土坑,另一個不知道是火坑還是水坑,你跳哪個?市場就是這個坑,要看清楚再跳。有對比才能引導自己的行為,不斷重複去養成習慣。之後的就是把整個交易計劃當成是一連串的習慣了。目前每天都過得很輕鬆,到計劃某一步就自然去做,如同條件反射一般。還是要提醒一下:虧損所引起的情緒波動較之盈利的波動要大得多,所以還是將計劃集中用於控制風險上,之後再通過重複的手法體現效果。通篇就一句話:習慣很強大,花心思培養利必大於弊。

二、贏家眼中只有規則,輸家內心常存意外

有一種謬論告訴我們心態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這種說法是輸家檢討自己的失敗後的所謂“總結”,他的潛臺詞是:“其實我的水平很高,就是我的心態不好”。推卸責任是人性使然,所以,政體建構中人們強調監督和制衡機制,企業管理中需要有外部的第3方審計和內部的制監管。對於交易人而言,決策、執行、監督都是一個人的事情,你對失敗責任的推卸,沒有人會跳出來警告你告訴你這樣做不對,因此,相對機構而言個人交易具有先天的劣勢。

在這個例子中,本人不反對心態對交易的重要性,但是一個人的良好心態是怎麼形成的?是天生就來的嗎?顯然不是。我們知道沒有誰可以生而知之,良好的交易心態不是每天高喊幾句誰誰誰的語錄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們事前的訓練和長期的交易實踐。再大多數交易者中,事前的訓練幾乎沒有,這樣的後果是:在可能的贏利到來之前已經把自己的最為稀缺的兩樣資源消耗殆盡,這兩樣資源就是:金錢、信心。如果你成為了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你最好的選擇是退出市場,重新學習。否則,你不要指望你會有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來自於事前的準備和實踐中的持續的勝利。

那麼,是什麼使大多數人在交易中失敗呢?關鍵點在於,這些人不懂得交易規則,我說的不是交易所的買賣規則,而是說這些朋友不懂得交易的贏利規則。在他們的眼裡,規則是不可靠的,是會經常出現意外的。例如很多人交易虧損了,他們不選擇砍倉,而選擇被套。我問他們錯了為什麼不砍倉?他們通常的回答是:萬一我砍了又漲上去呢?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朋友的股票會一跌再跌。贏家的行為模式是遵從於他的交易體系,這個體系至少包括3個體系:介入信號體系,離場信號體系,糾錯體系。這個體系在過去的交易中已經證明了是有效的,穩定的,所以贏家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懷疑自己的體系,這也是為什麼贏家總是固執的,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總是不理會外在的消息而只相信自己的判斷。這種堅持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變化?市場證明他出現了錯誤的時候,證明他的體系出現了錯誤的時候,證明他的體系已經不能再靈敏的隨市場而動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會修正他的體系。在贏家的眼裡牛市和熊市並不重要,這就象一個以土地為生的農民,他不在乎豐收和歉收,因為無論是豐收還是歉收他都要春耕秋收,這是他的宿命和天職。贏家的宿命也是如此。贏家不會放棄熊市中的贏利機會,當然也不會對牛市失之敏感,否則還談得上什麼贏家呢?我們通過贏家和輸家得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得比較就會讓問題更清楚了。請看下錶:

永遠也看不厭的一篇股市交易文章:誰能拯救處於嚴重虧損的股民?

三、股市不是賽智力的考場,而是比紀律的課堂

擁有投資理論是市場持續穩定獲利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

做交易首先還得解決思想問題,觀念問題和認識問題。如果連思想問題都沒有解決,研究再多的技術都沒用。在執行系統信號時應不折不扣,不要心存猶豫。對系統的猶豫主要來自於系統虧損時期的信心衰竭,“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正是由於瑕疵的存在,才構成了真正的完美。首先我們應認識到投資理論的虧損期屬於正常現象,此時才是真正考驗和提高交易水平的時期,是應對困難、處理困難能力的時期是培養交易員穩健交易風格和耐心交易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

衡量交易心態是否健康的標準是:當你持有頭寸後,如果心中強烈希望價格向著你的開倉方向運動時,則屬於不健康的交易心理;當你持有頭寸後,如果不是期待價格向著你的開倉方向運動,而是做好了價格方向變動的各種應對措施,則為健康的交易心理。

​安達斯·艾里森優秀的著作《走向輝煌》一書中,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投資人只有經過十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艱苦卓絕的訓練,才能形成高強的操作技能。他發現,成功其實是在高度緊張、苦心孤詣的狀態下所進行的曠日持久、百折不撓、辛苦繁勞的過程。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的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預測市場。確實,預測市場最重要,但它不是最難的,而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就是犧牲在這個無解之迷上的。市場存在的基礎是不確定性,而不是可預測性。會說自己能精確預測市場的人,如果不是瘋子,就一定是騙子。這是一個最重要的交易問題,相當於哲學上的物質論和意識論。這個問題不弄清則接下來的一切努力都將帶來完全不同的交易結果。必須接受市場是不可預測的這一觀念,在這個前提下,再問一遍:

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的是什麼?回答是:遵守紀律!遵守紀律最重要!遵守紀律最難!遵守紀律重於一切。紀律是交易獲利的保證!交易中的一切行為都需要紀律來約束,而不是自己對市場的判斷來決定。嚴格而有效的紀律必須建立在嚴密而有效的投資理論之上,請你相信你自己認可的投資理論而不要相信自己的盤感。遵守紀律的前提是你必須有有效的交易規則,而獲取有效的交易規則並不難,任何有關交易的書上都有,在獲取了有效的交易規則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是遵守紀律,執行規則,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來破壞規則。

一百多年形成的規則不是憑你幾天或幾年的交易經驗就可以否定和創新的,聖經上說: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就是這個道理。紀律是什麼?你真的瞭解紀律嗎?紀律是一百多年以來交易市場上各種成功和失敗經驗的高度總結,是用無數金錢和心血所換來的成果。翻開交易歷史,你就會發現在市場裡多少人曾經犯過多少幼稚可笑的錯誤,然而現在和將來這些幼稚可笑的事件必然會重演。因為雖然市場在前進,時間在前進,但人性不會變,人們對金錢的貪婪不會變,人們想征服自然和市場的慾望不會變。絕大部分的人很容易忘記歷史,也不願意去看看歷史,這導致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紀律,或者尊重紀律。一切都是嶄新的,我們就是時代的主人,很多人就這樣來認識市場。

不尊重歷史的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紀律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歷史上每一個成功者都會對自己的交易做深刻的總結,每一個成功者的總結匯集在一起才最終才形成市場上交易法則,這是比黃金還珍貴的財富,然而很多人卻視而不見!他總是一切從自己開始,來經歷一遍市場的洗禮,並且絕大部分人就消失在這個洗禮的過程中。你應該明白一兩代人的經歷都不足以能夠形成成熟的市場紀律,何況你短短的交易經歷呢?你必須把交易紀律當成法律來看才能夠少犯錯誤和生存發展下去,交易紀律就是市場上的法律!不遵守紀律就是違犯法律!人的行為需要法律來約束,否則社會將大亂,交易行為同樣需要交易紀律來約束,否則交易將把你帶入深淵。遵守紀律的難度跟遵守法律的難度一樣。我們總是認為紀律是一種約束,老是妨礙我們自由的交易和行動,卻忘了紀律在始終保護我們的安全。另外,不守紀律有時也能獲取暴利,而守紀律卻常常失去這種機會,這種現象很有衝擊力,引誘很多人放鬆了安全警惕而投入到破壞紀律的隊伍中去。

你必須明白:不守紀律獲取的只是暫時的暴利,它無法長久,而守紀律獲取的卻是長久的回報,切不可因小失大。投資者難以遵守紀律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並沒有真正理解紀律的重要性,他老是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帶來的因守紀律而受到的傷害或者因不守紀律而獲得的短期利益所矇蔽,這種矇蔽令很多投資者喪失自己,從而最終消失在市場的波濤裡。任何時候你都不要在市場本身沒有給你發出進場或出場信號的時候開始交易,你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得出市場可能要漲或跌的判斷,但千萬不要領先市場而動,必須要等市場給你這個交易信號之後才能進場,只有市場確認了你的判斷你才能行動,這就是遵守紀律的精髓!也就是說遵守紀律不是單純的事,而是一個需要各方全面配合的工作,適應自己的投資理論和有效的交易規則是遵守紀律的前提和基礎,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投資理論和交易規則,所以他就無從談起遵守紀律,因為對他來講根本就不存在什麼一貫的紀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交易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接受止損對了是對的,止損錯了也是對的觀念。嚴守交易紀律,也只有遵守每一筆策略的訊號,才可能抓住每一次操作的獲利!金融投資是一項嚴肅的工作,不要追求暴利,因為暴利是不穩定的,我們追求的是穩定的交易。

做交易的本質不是考慮怎麼賺錢的,本質是有效地控制風險,風險管理好了,利潤自然而來,交易不是勤勞致富,而是風險管理致富!

四、為什麼你還沒有走出虧損

所有股市人夢寐以求的是六個字,持續穩定盈利。然而多少人在失敗的泥潭中苦苦掙扎卻怎麼也找不到突圍之道。也許殘酷的現實對很多人而言,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認輸後遠離市場。而對不甘心失敗的人而言,要想轉敗為勝,究竟有沒有一道路,到底在他們身上有著什麼樣的缺陷與不足才使他們與賺錢無緣,而成功的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我看來,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在於一點,成功者在不斷的重複著成功的方法,而失敗者呢,則是在不斷的重複失敗的方法。失敗者為什麼會不斷的重複失敗的方法呢?新手的失敗可以理解,畢竟要積累經驗而老手的失敗呢?為什麼有些人經過了幾年甚至十幾年還依然走不出失敗呢?什麼樣的盤面沒有見過?什麼樣的錯誤沒有犯過?什麼樣的應對方法沒有想過?可為什麼還是個失敗呢?難道期市之難,真的難在錯誤的類型無窮無盡嗎?不,恰恰相反,你犯犯的錯不會超過三種。打開你多年的交易記錄,你將失敗的原因全部歸類,你會發現基本上都是追漲殺跌不止損、直線思維不調整,沒有什麼新意,沒有什麼創意。因為做股市本身就是兩個動作永遠的重複,建倉平倉。而建倉平倉的組合只有四種,建倉對,平倉對,盈;建倉對,平倉錯,可虧可盈,建倉錯,平倉對,可虧可盈;建倉錯,平倉錯,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