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巨頭西貝“得救”了,誰來“拯救”中小企業?

浦發銀行速援西貝,四天到賬1.2億貸款

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媒體採訪(坦言面臨的困境)7天后,浦發銀行1.2億流動資金貸款入賬西貝餐飲集團,除以意外還為西貝提供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1+N”供應鏈融資額度,以及利用浦發平臺,發揮渠道、客戶資源,幫助西貝的線上銷售和外賣業務。

餐飲巨頭西貝“得救”了,誰來“拯救”中小企業?

後來有媒體說賈國龍公開“哭窮”、“作秀”,吸引了政府和銀行的眼球,得到了援助。

其實就如西貝副總裁楚學友說的:西貝沒有做公關也沒有做策劃,只是恰好引爆了中小企業對於生存發展的潛在憂慮,所以被“代言”了。以我們的規模和行業影響力,即使不嚷嚷,也能獲得銀行貸款

西貝“得救”了,但是他不能代表中小企業,誰又會拯救中小企業呢?

靈魂之問一:銀行貸款可以嗎?

目前多家銀行業出臺了辦法,為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紓困,包括貸款展期、減免罰息、續貸、提高業務審批效率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

2月11日新浪科技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兩位銀行知情人士表示,有300多家中國公司正在尋求總額至少為574億元人民幣(合82億美元)的銀行貸款,以幫助緩解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帶來的影響。

知情人士表示,潛在的借款人包括外賣巨頭美團點評、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網約車平臺提供商滴滴出行、人臉識別創業公司礦視和互聯網安全公司奇虎360

。知情人士稱,尋求貸款的公司要麼參與了該流行病的控制,要麼受到的打擊最大。

知情人士表示,在北京尋求貸款的公司很可能會獲得快速審批和優惠利率,他們收到了北京市政府財政局發給北京各大銀行的兩張公司名單的副本。

該名單上的公司還包括蔬菜市場經營者、救護車製造商、環保公司以及其他對維持食品供應和遏制疫情起到關鍵作用的企業

一位知情人士說:“銀行將擁有貸款的最終決定權。銀行不會放貸給所有人,因為它們需要評估這些企業是否真的有能力償還貸款。”

請問,對於沒有固定資產可以抵押,沒有營業現金流抵押,銀行會把錢貸給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嗎?為什麼不給美團、小米、滴滴和360這些有保障有未來有能力風險還小的巨頭呢?

靈魂之問二:社保租金政策可行嗎?

先看看社保方面,各地的社保政策無非三條:

社保可以緩交,費率可適當下調,工資可以協商

社保可以緩交,但不能不交。如何實現呢?請看下圖:


餐飲巨頭西貝“得救”了,誰來“拯救”中小企業?

社保賬戶的錢不夠扣、就自動算緩繳,只要緩繳,員工社保就算斷交……看了這樣的信息,會不會想罵娘?

再來看看比較或的租金問題,政府也給了政策:租國有物業的免租金;租私有物業的協商減免,政府給補貼

請問,哪家中小企業租的是國有物業?據瞭解,大多數中小企業會選擇眾創空間(如優客工場、氪空間、Wework、孵化器等)和私有物業。

據“選址中國”統計顯示,以北京氪空間為例,獲得3個月的免租期要求3月31日前簽約,並且要以正價簽約,從書面意思理解,應該不是對既有客戶進行減租免租優惠,而是針對新客戶提供的優惠。也是針對還沒發生的租賃行為,一種市場營銷政策。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向創頭條記者表示,“支持減免租金倡議”,同時這也需要政策給予載體減免的支撐

孵化載體,尤其是部分民營孵化載體,與小微企業一樣活得很難,並不具備被轉嫁租金成本的能力。成都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秘書長鬍勝全表示,很多孵化器、眾創空間本身也是小微企業,自身的經營或盈利也可能受疫情影響。

如果沒有政府買單,眾創空間要免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私有物業,在微博上已經被“道德綁架”多日了,房東也不想被轉嫁風險


餐飲巨頭西貝“得救”了,誰來“拯救”中小企業?

又問,社保緩交的可操作性有多少?真正能享受到減免租金的中小企業,有幾家?

靈魂之問三:自救總可以吧?

銀行貸款基本沒戲,社保租金政策遙不可及,那企業自救總可以吧?

據最新報道,鍾南山領銜新研究,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不排除“超級傳播者”存在。

復工時間遙遙無期,甲方爸爸都在延遲開工,乙方兄弟姐妹都已上陣磨槍,即使復工,競爭空前激烈,僧多粥少,短期內也難以成單,企業沒有經營性現金流,公司的固定支出未見緩解希望,員工等著工資還房貸、討生活……開源基本不可能,節流不具操作性,擺在面前的似乎只有那一條路

曾經有一個朋友在分享他的創業歷程時,哽咽說到:在企業面臨破產的那段時間,想著自己所擔負的壓力,自己努力了幾年的公司沒有了並不重要,重新開始也沒關係,但是幾十個家庭會因為公司的破產而面臨生活困境,這是他的責任,身上的擔子壓的他喘不過氣來,數次的想著從自己所在的高層一躍而下……但是,因為信仰的關係,他不能。

很感謝他的信仰救了他

可是,這一次,誰來拯救大批的中小企業呢?說好的“中小企業保衛戰”號角聲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