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自顧不暇,終於放棄“拯救”WeWork

軟銀自顧不暇,終於放棄“拯救”WeWork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軟銀終於決定放棄WeWork了。

據外媒報道,週四日本軟銀集團宣佈決定撤回30億美元的股票收購計劃。這意味著WeWork創始人兼前CEO亞當·諾依曼可能失去了最後的套現機會。按原計劃,諾依曼將出售在WeWork持有的9.7億美元股份,該部分將由軟銀收購。

軟銀撤回股票收購的原因是,雙方在2019年10月達成協議後,出現了新的重大刑事和民事調查,這是軟銀放棄交易的原因之一。

WeWork上市受阻,軟銀為其續命

從WeWork風光到落魄僅有一年時間。2019年1月,WeWork估值高達470億美元,被視作Uber之後的美股第二大IPO。而現在估值暴跌已經不足80億美元。

WeWork本應在2019年中旬上市。但彼時資本市場經過共享經濟行業Uber和Lyft兩家公司上市後暴跌的教訓,對於共享經濟行業和估值虛高產生了警惕。

另一方面,WeWork招股書顯示,2019年前6個月公司虧損高達9億美元,使得其商業模式能否持續遭到質疑。最終導致IPO計劃破滅。

隨著WeWork上市無望以及估值的持續下降,創始人諾依曼也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身價暴跌。據福布斯的估計,2019年初諾依曼的淨資產約41億美元,如今的淨資產大約為7.5億美元。而彭博社估算,諾依曼的身價在一年內縮水了97%。

WeWork是孫正義一手扶持起來的公司。2017年軟銀以44億美元收購WeWork近五分之一的股份,幫助其向亞洲擴張。2018年,軟銀投資以認購股權形式投資40億美元;2019年初,軟銀又向WeWork注資20億美元……

如果本次投資完成,軟銀將持有WeWork70%到80%的股份。

軟銀為Wework幾次續命,希望能將其一手捧上IPO寶座,以獲得投資回報。因此即便WeWork上市希望渺茫,軟銀仍然希望通過加碼投資炒高其估值。

在WeWork上市受阻後,去年10月份,軟銀同意再投資30億美元幫助WeWork走出困境。

根據交易,軟銀將獲得對公司的控制權。同時,諾依曼同意放棄他在WeWork的投票權。作為交換,軟銀同意向諾依曼支付1.85億美元的“諮詢費”,並收購諾依曼在WeWork持有的股份。價值約9.7億美元。

當前,由於各國都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防控措施,共享辦公鼻祖WeWork首當其衝,經營更加艱難。綜合多項考慮,這項計劃最終被軟銀放棄。

明星企業皆虧損,軟銀自顧不暇

放棄WeWork雖然心痛,但如果繼續支援下去軟銀恐怕“自身難保”。

2019年11月,軟銀集團公佈了十四年來首次季度運營虧損。報告顯示,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三個月裡,公司的營業虧損總計約合65億美元,大幅超過市場預期。

另外,由於投資的WeWork和Uber等公司的估值下降,軟銀旗下願景基金(Vision Fund)第二財季運營虧損為89億美元。

“我對這些投資的判斷在許多方面都不正確,對此我感到很遺憾。”孫正義曾反思道。在他看來,該季度業績表現呈現了“很大的消極狀態”,也是軟銀自成立以來第一次“處於波濤洶湧的大海之中”。

Uber和WeWork都曾是軟銀投資出的明星企業,而現在兩家公司不斷的虧損令軟銀承擔了不少損失。以WeWork為例,在短短8個月內從470億美元縮水至78億美元,使得軟銀所持WeWork股份價值蒸發了3740億日元,約合34.7億美元。

而隨著5月Uber上市以來,6月30日至9月30日期間,軟銀所持有的13% Uber股份價值已經減少了約35億美元。

2019年,孫正義和軟銀還是為全球估值超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提供資金的最大膽的投資者之一。而隨著明星項目的泡沫一個個被戳破,軟銀出現持續虧損,美國評級機構甚至開始考慮下調軟銀的評級。

今年2月公佈的最新財報顯示,軟銀2019財年第三財季營業利潤下跌99%。拖累財報數據的是虧損嚴重的願景基金,其虧損幅度幾乎吃掉軟銀一個季度的盈利。

為了自救,軟銀甚至不得不變賣“家產”。

今年3月,軟銀宣佈將出售約410億美元的資產,以調整負債累累的資產負債表。根據彭博社消息,待售資產包裡甚至動用了孫正義最為珍視的阿里巴巴股票。

本輪出售資產還是為了新基金儲存彈藥。有消息指出,由於投資人不買賬,願景基金二期募資遇到困難,可能會縮小規模。也是因此需要孫正義自己買單。

(鈦媒體編輯蘆依綜合自懂懂筆記、略大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