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我叫田雪,是你身邊的營養師

世界觀還未打開,心中已種下夢想

在高三第一個學期末 ,我坐在操場上的雪地裡,看到《求學》雜誌中介紹公共營養師的專業,我當時特別興奮。

那一年我18歲,[公共營養學]這個詞就與我的生命綁在了一起。

對飲食營養這件事的執著,也超乎我自己的想象,小時候媽媽常說我“三分鐘熱度”,在遇到營養學之後,似乎解咒了。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做過營養專業課老師,做了6年的健康產品培訓,站在2萬人的會場上做主持,在看似一切都風風光光的時候,跟公司提出辭職,花掉所有積蓄完成了一次南極旅行。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南極給我很多的震撼,我最喜歡的是冰川,因為那比油輪還要大上幾十倍的冰山,是由一片片輕薄的雪累積而成的。

單獨一片雪沒什麼存在感,在時間這個維度下卻可以變的那麼厚重。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這擊中了我,我希望能遠離浮躁,像雪花變成冰山一樣,一點點累積,一點點蛻變。

從南極回來,我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健身公司,1年後,我自己創業。

成了你現在看到的我,有了自己第一個付費音頻專欄《吃出漂亮 簡易高效的女神餐譜》,在掌閱App獨家上線,目前收聽量排名第一,同27萬人一起學習如何好好吃飯。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無論多忙,都要好好吃飯

好吃=不健康,健康=不好吃?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好吃”的定義,如果你心中的“好吃”會給你帶來傷害,為什麼不想辦法修正這個定義。

我創業之後,一直是希望能幫助大家瞭解食物,看懂食物,享受食物。

我努力學習專業、研究商業,希望重新定義“

好吃”,希望更多的人獲得幫助。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身體每一個細胞所需要的滋養,都是來自於我們的食物。

而人們總是走極端,要麼極度在意食物,把她們神話的像靈丹妙藥。

要麼極度忽視食物,只在意味道和口感,從不關注營養。

這都是不對的,食物之於我們,既是精神層面的“生活”,也是物質層面的“能量”。

我建議的方案:

1、在外吃飯難以兼顧口味和營養,那就控制總食量即可,注重品質和口味,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

2、每週安排一些機會在家做飯,或者養成15分鐘上菜的基本技能,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注重物質層面的補給。

一生中美好的時光裡,別吃的最差勁、過的最邋遢、用的最便宜。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有品質的女孩子,早就默默隱藏了包包的Logo,去穿了更好的內衣,選了更品質的床品,與之相匹配的身體又怎麼會是粗糙的呢?

生活方式的升級能遇到更美的自己。我們的胃就這麼大,我們一日只有三餐,我們值得吃更好的食物。

我建議的方案:

1、控制主食和肉類,增加蔬菜的比例。

讓你的餐盤符合211飲食法,要有2個拳頭的蔬菜,1個拳頭的主食、1個拳頭的蛋白質食物。

2、多買新鮮的食物,少買工業生產的食品。

新鮮肉,午餐肉罐頭,你應該選擇新鮮肉。

雜糧粥、餅乾,你應該選擇雜糧粥。

新鮮水果、果汁,你應該選擇水果。

它們真的有太多的不同,新鮮食物像是一臺可以開動的車,加工食品像是主要部件齊備的車模。一個真的能上路,另一個永遠只是假的。

3、調味品選擇最高品質。

醬油釀造時間越長,鮮味成分越多,不需要添加味精成分就已經很好吃。

品質更好、味道更好的調味品是平衡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的調劑品。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我自己選擇了禾然有機調味品系列,這些精緻、高品質的調味品不但能讓食物更好吃,更是從細節上增加生活的質感,讓每一口食物都在愉悅自己、呵護身體。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我最常用的是低鈉醬油、有機米醋,有了這些味道,廚房不需要熗鍋、沒有油煙,誰說穿著小禮服不能下廚呢。

有機食物在國內也還沒有普及,但是我去紐約的時候發現這個理念在那裡已經遍佈。

有機食物在營養上不會帶來什麼驚喜,但選擇有機食物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它們更愛地球,是更環保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們願意購買高品質的有機食物,隨著有機產業的發展,技術一定會進步,成本一定會降低,我們就能更容易的獲得這些安全、有品質的食物。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三氯氰胺事件過去9年了,依然沒辦重建我們對中國食品的信心,我希望我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能帶動高品質食品企業的發展,從而能給我們提供更多選擇。

這個良性循環一定會來,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我們值得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多數人在活著,很少人在生活

我的創業路依然快馬加鞭,如果大家跟我有同樣的理念,願意跟我一起好好吃飯,就把我介紹給你的朋友們吧,有更多的人同行,讓創業路更值得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