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作為春秋和戰國中的大國,《國語》中為何無“秦語”?

子禾

我來分析解答這個問題。

《國語》主要記錄西周後期到戰國初期的史事,主體是以春秋史事為主,有《周語》3卷,《魯語》2卷,《齊語》1卷,《晉語》9卷,《鄭語》1卷,《楚語》2卷,《吳語》1卷,《越語》1卷,共有八國記事。作為春秋時代大國之一的秦國,卻偏偏被漏掉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種可能,《國語》的作者很不喜歡秦國。

《國語》的作者是誰,司馬遷與班固都認為是左丘明,但後世學者多不認同。因為《國語》與《左傳》在同一史事上的記錄有矛盾,怎麼可能出於同一作者呢?由於《國語》只記錄到智伯被趙氏、魏氏、韓氏所滅,即公元前453年,此時剛剛進入戰國時代約二十年。因此,可以判斷,《國語》的作者是戰國初期的人。

再來看看各國記事所佔的比重,21卷的《國語》,《晉語》佔了9卷,幾乎佔了一半之多。作為春秋時期長期佔據霸主地位的晉國,記載多一點固然是合理的,但同樣是長期霸主的楚國,卻只有區區2卷《楚語》。那麼可以推斷,《國語》的作者,很可能是晉國人,至少是很親近晉國。

自從晉秦崤山之戰以來,兩國一直是處於敵對狀態。崤山之戰發生於公元前627年,距離《國語》成書,大約兩百年時間。如果作者是晉國人的話,那麼他才不願意去專門去為一個世仇敵國寫一卷《秦語》。

第二種可能,秦國雖然強大,但沒有存在感。

秦國雖然一直很強大,但存在感很低。特別是崤山之戰後,秦晉交惡,由於有晉國這頭猛頭擋路,秦國幾百年裡無法越過黃河,對中原的影響力是零。在兩百年時間裡,秦國幾乎是被遺忘的,大家去看看《左傳》,對此期的秦國是沒什麼印象的。

在兩百年裡,只有兩件事,秦國冒泡一下。

一個是春秋後期的向戌弭兵運動,也就是向戌主持的和平運動,終結晉、楚兩霸長期爭鬥。當時秦國與楚國有聯姻,又與晉國有仇,所以站在楚國一方,象徵性地表示一下,刷了一下存在感。不過,秦國也只是表表態,甚至都沒派代表去參加弭兵大會,可以看出,在東方諸侯眼中,秦國就是外星人。

第二件事,就是吳王闔閭攻破楚國時,秦國很義氣地派出軍隊拯救楚國,這算是兩百年裡,秦國在國境之外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也算露了一回臉。楚國復國後,秦軍打道回府,又默默無聞了。

從軍事力量說,秦國還是一等強國,但從國際影響力看,不僅比不上魯國、鄭國這種老牌諸侯,也比不上吳國、越國這種新興諸侯。《國語》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秦國沒有任何存在感,不單獨寫秦國,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第三種可能,作者認為秦國文化落後,不值得單獨分卷。

其實《國語》並非沒寫到秦國,在《晉語》卷3、卷4中有不少篇寫到秦國,主要都是秦穆公時期。熟悉春秋史的朋友都知道,秦穆公死後,拉了一大批人陪葬,結果東方的賢人志士,沒有人願意去這個國家。此後秦國閉關鎖國,文化上極其落後,東方諸侯根本看不起,認為是個野蠻國家。

從春秋進入戰國,華夏文明高度發展,諸子百家興起,儒、道、墨、法諸家粉墨登場,文化群星閃耀。可是這些與秦國一點都不沾邊,有哪個文化大師出自秦國呢?一個都沒有。在這場影響至深、至遠的文化革命中,秦國一點貢獻也沒有。在中原諸侯眼中,秦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夷狄,四肢強壯,頭腦簡單。

後來秦孝公要搞變法,發佈了個《求賢令》,用了這八個字:“諸侯卑秦,醜莫大焉。”一個堂堂國君,向天下發出求賢令,居然用這樣的字眼,可以想象自卑到什麼程 度,可以想象秦國在世人眼中是文化多麼落後的國家!秦孝公上臺是公元前362年,此時進入戰國時代已經超過110年,秦國仍然還被東方諸侯看不起。那麼成書於戰國初期的《國語》,沒有專門分出一卷寫《秦語》,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因為那麼落後的野蠻國度,根本不值得寫嘛。

-------------------------------


君山話史

秦國確實是一個從春秋時期開始崛起的大國,並且實現了春秋時期的偏霸西方與戰國時期的位列七雄,甚至在戰國後期逐漸從七雄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兼併天下的最終贏家。那麼《國語》之中為什麼沒有所謂《秦語》呢?寒鯤認為原因如下:

《國語》記錄的一般是西周末年與春秋時期的事件,秦國確實參與不多

秦國是一個在西周末年才逐漸從周王附庸升格為諸侯國的新興國家,春秋時期的秦國除了在平王東遷以及秦晉戰爭中有所表現以外,在整個春秋時期其實是很少參與當時的天下大事的。

《國語》所選錄的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代表了西周末年傳統強國(周、魯、齊),春秋主要時期爭霸當事人(晉、鄭、楚)以及春秋後期爭霸主角(吳、越),都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時期四五百年間全程參與中原大事的諸侯國。相比於這八個國家,秦國的存在感確實是蠻低的,換句話說,連頻頻參與諸侯盟會的宋國都沒有入選《國語》,憑什麼偏居西方的秦國會入選?

秦國的歷史記錄傳統起步晚,沒有多少史料供《國語》作者參考

(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史記·秦本紀》

秦國是在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53年)方才開始設置史官記錄本國發生的大事件,這已經是春秋初年了,相對於其他國家的悠久歷史記錄傳統,秦國的歷史記錄並不是很完備,史料本身應當也是遠不如關東諸國那般參考性強、完備性佳的。

歷史記錄制度的起步晚與歷史資料的不成熟,極大地制約了《國語》作者可能接觸到秦國史料的豐富度與可參考度。《國語》作為一個以各國史料為基礎編纂的國別體通史,自然很難去為一個史料水平一般且確實沒怎麼參與春秋中原大事的秦,專門設置一個《秦語》,還不如把秦國參與的大事兒記載到資料來源更靠譜的《晉語》、《周語》甚至《鄭語》裡。

秦國在春秋時期與戎狄雜處,不被出身關東的《國語》作者所重視

秦國在春秋時期始終無法突破晉國在崤函古道一帶對其東進之路的封印,所以一直把軍政重心放在了對關隴地區戎狄的兼併上,且很少參與中原事務。秦國在這個過程中越發與戎狄相近,以至於被以晉、齊、魯、鄭為首的關東諸侯視為“非華夏”的戎狄,遭到一定程度上的“歧視”。

《國語》作者雖然不能確定是誰(左丘明也未必),但從其能夠掌握的史料大多是東方諸侯的表現上看,以及其行文立場上看,應當是東方諸國人(最有可能是晉國人),自然難免對秦國有當時人所共有的那種“歧視”,自然難免不重視秦國史事。

綜上,《國語》之所以沒有《秦語》大體便是如上三點因素綜合所致了。

如果您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如果您喜歡寒鯤的文字,可以點擊回答上方的頭像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