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誤會……

化解誤會

人與人相交免不了帶著個別的經驗與期望,假如瞭解不夠,就很客易會推測錯誤,而發出錯誤的判斷,結果就會產生誤會。

舊約約書亞記第廿二章記載以色列人平靖仇敵,進住迦南,還未開始享受那流奶與蜜之地,就發生了一場誤會,差點引致內部自相殘殺。事緣流便、迦得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因為分地在約但河的另一邊,他們在回程的時候特別在河東這邊築了一座壇。

誰知卻引起其他以色列人的疑忌,於是從各支派選了一個首領,都是軍中統領,殺氣騰騰的要找他們算賬,預備大開殺戒。請看十六至廿節:他們以為這兩個半支派的人築壇是要敬拜其他神,將陷全民於不義,而招惹耶和華的怒氣,後果堪虞。他們引過去拜毘珥而遭瘟疫之災為例,向他們提出嚴重的抗議。後來流便等支派的人向他們解釋,他們築壇的目的不是為獻祭,乃是為作證。

原來他們恐怕一旦過了河,這邊下一代的子孫會不認他們的子孫,不讓他們一起敬拜神,現在有壇作證便不能否認了。同一個行動卻可能有很不同的出發點,若不先聽解釋,很容易會錯怪無辜,甚至帶來嚴重的破壞。幸好以色列將領們都能捺住性子,瞭解實況後收刀入鞘,化解了一場誤會。人的溝通多少帶有推測的成份,因為我們無法百分之一百認識另一個人。

而推測必須根據過去的經驗(拜毘珥遭瘟疫),現有的資料(聽說兩支派半的人築壇,但目的和用途起初沒有任何資料),和對未來的期望(希望勿惹神的怒氣),再作出判斷。要防止或化解誤會,必須交流彼此的經驗--不但交流客觀的事實,也包括對經驗主觀的詮釋,另要提供充足的資料,還要溝通彼此的期望。期望多少帶有主觀的色彩,因為受價值觀和需要支配,因此要很誠實的溝通出來。

瞭解經驗、資料和期望愈清楚,推測便愈接近事實,發生誤會的可能性便愈少。假如誤會發生,也是從這三方面入手,加以澄清和補充,便不難化解了。

咀嚼生命糧:書廿二穿上走路鞋:1.試就曾經發生(或你正面臨)的一個誤會推測:所根據的過去經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根據的過去經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時手上的資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未來的期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以上的瞭解,你認為應如何處理這場誤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