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1792年,英國派出馬嘎爾尼為首的代表團訪問中國,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為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尋找巨大的市場。

然而,自負的乾隆皇帝拒絕了英國的要求,英國此行鎩羽而歸。

但是,馬嘎爾尼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除了收穫了乾隆皇帝賞賜的一些金銀珠寶,最重要的是馬嘎爾尼日記記錄的所見所聞,徹底顛覆了以往歐洲人對中國的印象。

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康乾盛世

在《馬可波羅行紀》中,老馬把中國描繪成遍地黃金的國度,連宮殿都用金磚鋪地,簡直就是歐洲強盜眼中的天堂。然而,馬嘎爾尼筆下的中國,遍地是貧窮的老百姓,在繁華的沿海城市(寧波)居然找不到幾幢高於2層的建築,為了謀生他們在賣給英國人的雞鴨中塞入大量的石子,每個人都是麻木不仁的樣子......

然而,馬嘎爾尼訪華的時候,卻是被史學界大書特書的“康乾盛世”的時期,盛世一般都是百姓豐衣足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思想開放。而這些和康乾盛世基本不沾邊,但為何還要把“康乾盛世”定義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盛世時期呢?

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馬可波羅

難道盛世已經這麼沒有底線了嗎?

明顯不是,康乾盛世之所以被認為是盛世,不是以百姓生活水平為標準的,而是清朝的文治武功。

1、領土猛烈擴張,疆域達到新的規模

清朝前期,疆域不斷向外擴張,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元朝是中國封建史上版圖面積最大的時期,但是周邊好些區域都是羈縻統治,真正將邊疆也納入版圖,進行有效管理的,是清朝。

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清朝極盛版圖

清朝完成了統治區域的最大化。

從雅克薩之戰開始,沙俄作為清朝的最大對手,一直和清朝鬥爭了數百年,康熙皇帝先在東北黑龍江流域驅逐沙俄,確定了東北邊界,雍正時期又確定了北部邊界,乾隆時期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將中俄角逐的戰場由東北一直轉移到西北!

在康乾時期,清朝在和沙俄的鬥爭中佔據上風,基本徵服了蒙古的遊牧區域,將其作為清朝新的版圖予以管理。清朝對領土的瘋狂擴張,為今天的中國的遼闊疆域奠定了重要基礎。

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清朝平定準噶爾

2、人口急速增長,總量達到新的高度

從清朝入關到乾隆時期,一百多年的時間,中國境內的人口由不到1億增長到了3億多,在鴉片戰爭前甚至到了4億。

這是一個可怕的增長。

要知道,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中國只有不到2000萬人口,經過數千年的戰亂,直到明朝末年,人口才勉強過了一個億,而清朝,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如此重大的成就!

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雍正皇帝

這是雍正時期“攤丁入畝”政策的功勞,正是由於沒有了人頭稅(併入地稅),人口得以大量增長。

人口的增長讓本來就比較緊張的人地關係顯得更加捉襟見肘,所以百姓的生活質量普遍貧困。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正是由於內地100多年沒有大的戰亂,人口才能夠出現如此迅速的增長。

人口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崛起的巨大作用無需多言,從這一點來看,清朝的“康乾盛世”確實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民貧困,饑荒遍地,但為何都說“康乾盛世”是真實的盛世?

人口爆炸

概括起來,康乾盛世和之前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文景之治”、“開元盛世”以及“仁宣之治”都有不同。首先,它是由少數民族入主的政權創造的,因此作為漢人享受到的恩蔭少之又少;其次,清朝以馬上得天下,自然在文治武功上強調得多一些,因為這對後世的中國發展意義重大,而對於百姓的生活水平則選擇了忽視。這也是這個“盛世”時間遠遠多於其他盛世的原因。

康乾盛世,一個“特別的盛世!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