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劉嬋就是小時候被趙雲亂軍從中救出的阿斗,劉嬋的父親也就是劉備,在公元222年,為了給關羽報仇,率領舉國之力進攻吳國,在夷陵慘遭大敗,死傷不計其數,蜀國從此元氣大傷,劉備沒辦法退到白帝城,而且託付諸葛亮讓阿斗繼承皇位,並拜諸葛亮為乾爹,劉嬋開始治理蜀國,但是能力不行,在眾人眼裡還有些痴呆,萬事均依靠相父諸葛亮。劉備死後,諸葛亮沒有替劉備報仇再去進攻吳國,而是依照隆中戰略方法,繼續屯兵,進攻魏國,明知道打不過強大的魏國,還是要繼續進攻。

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為什麼諸葛亮一心想要征服強大的魏國呢,正如諸葛亮告訴阿斗,現在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些大將或戰死或病死,如果蜀國用20年的時間消滅不了魏國,任其發展,恢復民生,等到魏國發展壯大,魏國將會一舉消滅蜀國,到時候後悔就晚了,所以諸葛亮率領大軍一次又一次北伐,想要消滅魏國,前後一共六次,勞財傷民,把蜀國的資源全部消耗乾淨,青壯年死傷無數,也沒能消滅魏國,公元234年,諸葛亮在最後一次進攻魏國的時候,帶著遺憾病死在五丈原。

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別人都說劉禪沒有大志,傻傻呆呆,如果離開諸葛亮,撐不了多久就會滅亡,諸葛亮在去世前,曾對阿斗預言,自己死後二十年後,蜀國必然滅亡,而在劉禪接管蜀國,直到公元263年才亡國,蜀國後期,魏國實力已經達到頂峰,此時魏國派出五路大軍,開始進攻蜀國,這時的蜀國已經沒有一個像樣的大將,劉禪只能派出張翼、廖化等人前去阻擋,蜀國根本不是強大魏國的對手,不久後便佔領了蜀國,殺死了姜維,鍾會,鄧艾等人,蜀國徹底亡國。

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蜀國覆滅的時候,劉禪也已經60歲了,劉禪本性善良,本不好戰爭強,劉備剛開始進入蜀地的時候,當地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劉備進入之後,連年征戰,當地百姓出錢出兵,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後期白骨累累,當地百姓怨聲載道,就連南方孟獲也心存不滿,聯合眾多部落聯合反抗,後被諸葛亮派兵降服,等到魏國大軍壓境之時,劉禪急忙和文武百官商議退敵之策,文武百官全部主張投降。

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劉禪答應了投降,沒有半點反抗,劉禪明明知道,不投降只會苦了百姓,就算利用全國之力,也未必打的過魏國,不讓百姓受戰亂之苦,這才是明智之舉,劉禪帶著眾大臣集體投降魏國,魏國沒有殺劉禪,封了劉禪為安樂公,讓劉禪以享天年。在滅亡的國君裡,能像劉禪活著沒殺的也沒有幾個。想當初,蜀國是多麼強大,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但是五虎上將,哪怕有一人在,魏國也不敢率領軍隊進攻蜀國。

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樂不思蜀就是說的劉禪,劉禪在魏國被封做了安樂公,當時魏國有個人叫司馬昭,請阿斗喝酒吃飯閒談,故意讓人來,當面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一下蜀國的眾人,蜀國的大臣看到後,都開始流淚,痛苦不堪,只有阿斗劉禪手舞足蹈,興高采烈,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蜀國國家已經滅亡了,司馬昭對阿斗說:這樣開心嗎,想不想回蜀國去啊,阿斗滿臉笑容回答樂不思蜀,司馬昭聽了,心中暗笑。這就是樂不思蜀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劉禪真傻,但如果不傻,早就被殺掉了,那麼是不是投降為了百姓,裝傻為了自己呢。

蜀國滅亡時,劉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